《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世上,从来不缺心中带伤的人

岁末年初 , 这一年 , 你过得怎样?或许有迷茫 , 有困惑 , 有遗憾 , 有不如意 。
没关系 , 一键归零 。 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哪有事事顺心的?每个人 , 都是自己世界的孤勇者 。
当你迷茫时 , 不妨看看这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这是写给成年人的童话 , 在阅读的过程 , 你的烦闷也会悄然融化 。
你会渐渐明白:无论世事如何变幻 , 活出自己的人会最开心 。 即使忘了一切 , 也别忘了做自己 。
做到这三点 , 才算人间清醒: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世上,从来不缺心中带伤的人
文章图片
一、不讨好别人
蛤蟆先生是书中的主角 , 他明明有豪华的庄园 , 有不少产业 , 可谓经济优渥 , 可以过得很潇洒 , 却总是习惯性取悦别人 , 苦了自己 。
他从小就唯唯诺诺 , 哗众取宠 , 压抑自己真实的需求 , 最典型的就是他被夺去心爱的校董职位时 , 即使心乱如麻 , 也不敢当众撕破脸 。
蛤蟆先生的理由又委屈又心酸:''大家对我生气时 , 我就会不自在 , 只要能让他们重新喜欢上我就行 。 ”
其实按照他的条件与资源 , 完全不需迁就别人 , 他这么做 , 更多的是观念问题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世上,从来不缺心中带伤的人
文章图片
作者分析 , 这些行为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儿童的自我状态:以自己童年的方式来思考和做出各种行为 , 像个小孩一样不管不顾 , 蛤蟆先生习惯讨好别人可以理解为童年的心结 , 理解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 。
当蛤蟆先生通过开导 , 明白这一点后 , 顿时柳暗花明 。 他变得大胆了 , 他心平气和地告诉獾 , 自己喜欢校董会的职位 , 不想附和獾 。
讨好别人 , 是最不值得的精神内耗 , 没有什么人或者事情值得你委屈自己去迁就 。
每个人的身上 , 都可能有蛤蟆先生的影子 。 勇敢豁出去 , 就是新生 。
二、敢于表达愤怒
很多人或许以为发火是不好的 , 实际上 , 这是正常的心态起伏 , 像水库需要定期泄洪一样 , 没什么大不了的 , 反而一直憋着 , 才值得警惕 。
一向胆小的蛤蟆先生竟然在一次咨询中对心理咨询师苍鹭发火了 , 蛤蟆先生第一次这么做 。 苍鹭不仅没生气 , 反而特别欣慰 , 因为这证明他的治疗成效 。
他鼓励蛤蟆先生表达愤怒 , 展露真实的一面 。 与其整天带着伪装的面具 , 不如偶尔真性情一次 。
做人没那么复杂 , 敢爱敢恨 , 属于你的东西别人夺不走 , 不是你的强求也没用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世上,从来不缺心中带伤的人
文章图片
三、与自己和解
通过系列的心理治疗 , 蛤蟆先生的变化是显著的 。 苍鹭让蛤蟆先生给自己的心情打分 , 蛤蟆先生从最初的2分打到了后来的8分 , 由此可见 , 蛤蟆先生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 。 自己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嘛 , 自己的世界也可以被点缀得缤纷多彩 。
看到时机已经成熟 , 苍鹭为蛤蟆先生点明未来的路:“如果你为自己负责 , 你就会知道你有力量改变环境和自己 。 ”
前方的道路即使泥泞 , 也不要抹去心中那股逆天改命的劲头 。
伤痕累累又如何 , 明天的太阳会照常升起 , 你也可以用一种更加包容的态度看待往昔的经历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世上,从来不缺心中带伤的人
文章图片
网上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这个世界上 , 没有人不带伤 。 无论愿不愿意 , 你都无路可退 。 ”
这便是成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教会我们的是:在人生的长河里 , 没有谁会是你的摆渡人 。 能将你摆渡过岸的 , 只能是你自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