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好这一生( 二 )


不少附近的村民劝他别在这儿住了 , 说一个人离开了面包和猪肉 , 根本没法活 。
但梭罗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 , 即使只吃粗玉米粉 , 他照样可以体格强健 。
事实上 , 对梭罗真正的考验 , 不是饿肚子 , 而是瓦尔登湖的冬天 。
这里的冬天长达三四个月 , 大雪天里 , 梭罗的小屋冷得像个冰窖 。
但他有的是办法 , 他爬进满是积雪的林子里将枯木扛回家 , 昼夜点着炉火 , 还拿灰泥加厚了墙壁 。
整个冬天很少有人拜访 , 每个寒冷的晚上 , 梭罗就一个人守着跳跃的火苗 , 静听屋外的风声 。
他似乎从横扫山脊的风中听出了音调 , 它们像一首首悲壮的史诗 , 他似乎看见长裙飘飘的女神 , 落在瓦尔登湖的镜面上翩翩起舞 。
就这样 , 梭罗像苦行僧一样 , 在他的理想国里愉悦地活着 。
曾有不少人劝他去谋一份“正当”职业 , 哪怕去农场打杂也好 。
但梭罗说:“我更想去山野里漫无目的地捡捡浆果 , 我本来所求的就不多 , 何必去做不喜欢的事 , 让自己殚精竭虑呢?”
瓦尔登湖艰苦的日子 , 非但没有击碎梭罗的初心 , 反而给予了他更强的意念 , 让他全身心投入自己的生活 。
一个人 , 一旦下决心为自己而活 , 就会在千难万险中保持一份从容乐观的心态 。
他们会在自己的节奏里 , 走得不慌不乱 , 不急不躁 , 既不会被外界嘈杂的声音吵乱了心智 , 亦不会被眼前的困境吓得缴械投降 。
不管你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 , 都不可避免地要迎接命运的挑战 。
我们需要做的 , 是养育出一颗坚强的心 , 激励着自己勇敢地走下去 。

《瓦尔登湖》: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好这一生
文章图片
3
在书里 , 梭罗声情并茂地向我们讲述了他第一次在瓦尔登湖划船的情景 。
那是一个夏天的清晨 , 他撑着一叶扁舟 , 荡漾在如镜的湖面上 。
荡至湖心时 , 梭罗仰卧下来 , 不知不觉间 , 他竟睡着了 。
醒来时 , 发现湖水已将船推至岸边 。
他说 , 他的心像鸟一样自由 , 似睡非睡间 , 感觉命运之神在梦境里闪现 。
瓦尔登湖的日子虽然艰苦 , 但梭罗却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安静与愉悦 。
他在这里的每一天 , 都会接到大自然的邀请 。
有时是一阵夹着花香的微风 , 有时是一只害羞的芦苇鸟 , 有时是一只迷路的傻兔子 。
每当梭罗走进森林 , 他都感觉原始的生命力被唤醒 , 整个人神清气爽 。
在《瓦尔登湖》中 , 梭罗还为我们演奏了一曲“傍晚之歌” 。
夜色四合时 , 先是从地平线的远处 , 传来哞哞的牛叫 。 紧接着 , 犬吠、鸟鸣伴随着风声、水声飘荡而来 。
这曲大自然的交响乐 , 让梭罗在孤寂的夜晚 , 也并不寂寞 。
在书里 , 梭罗禁不住大发感慨:“我的心自由了 , 欢乐和幸福填满了我的小屋 。 ”
在自由心境下 , 梭罗开始冥想和哲思 , 向外观察天地万物 , 向内探索人心本性 。
他看了很多书 , 写了很多随笔 , 还结识了不少有识之士 。
瓦尔登湖的日子 , 已然将梭罗重塑 。
他不再是一事无成的“失败者” , 而是把自己活成了一棵向下扎根 , 又不忘天空的云杉 。
梭罗的故事 , 让我想起了村上春树的一段话: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 , 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 , 无论别人怎么看 , 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 , 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 , 不喜欢的怎么也长久不了 。
人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 , 才能感受到真实而恒久的幸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