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 建造124幢建筑,25个优秀,看这个匈牙利建筑师如何在上海逆袭( 三 )


文章图片
国际饭店
05绿房子是邬达克留在上海最后的作品
没想到的是,1935年爆发的国际银价危机,对上海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整个城市的建造活动几乎停滞,他的建筑事务所门可罗雀 。
那个时候,他的邬达克打样行只拿到了一个重要的项目,差不多快要关门了 。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这时候,他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
1935年,当不满30岁的富商吴同文找到他时,邬达克决定拿出毕生的本领,为吴同文打造一座上海滩绝无仅有、现代感十足的“绿房子” 。
他总得设计理念是,这所房子里的设施都是超前的,房子没有棱角,楼梯都是圆弧形的 。
据吴同文先生的后人回忆,由于小时候他们很调皮,从楼上下来不走楼梯,都是坐在扶手上面,沿着扶手滑下来 。
绿房子所在的地块,面积不大,形状也不规则,为了获得更多的实用面积,邬达克把住宅设计为四层,这样高的别墅当时可不多见,几乎要赶上一座公寓了 。
这座房子一楼有舞厅、弹子房和酒吧间,二楼是餐厅、起居室和阳光房,三、四楼是卧室套房 。室外有花园和网球场 。
这座豪宅不仅有足够的居住空间,还满足了主人的社交和娱乐需求 。
吴同文是个比较外向的人,样样都喜欢玩 。他家的舞厅成了上海大亨们聚会、社交的场所 。
有很多大明星,像李丽华、周璇、夏梦等都来他家跳过舞 。
绿房子独特的外形,在当时非常吸引人,人们都很好奇,这座“远东第一豪宅”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正如邬达克向他的主人保证的那样,这座豪宅的内部设施都是超前的,邬达克大胆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使它即使到21世纪的今天,也没有过时 。
除了在上海的豪宅里第一个安装电梯,邬达克还设计了先进的冷气和暖气系统,无论是潮湿闷热的夏天还是阴冷的冬天,都可以保持室内的舒适 。
另外,他还设计了一套发电装置,当时的上海,停电是常有的事,有了这套装置,就可以自己供电,不会因停电而影响生活 。
绿房子是邬达克留在上海最后的作品 。

建筑师 建造124幢建筑,25个优秀,看这个匈牙利建筑师如何在上海逆袭
文章图片
绿房子
06邬达克的建筑,成为上海的城市符号
1946年8月,邬达克洋行因被控囤积居奇、扰乱市场被查封,邬达克一家在达华公寓的平静生活也被打破,软禁在家不能随便外出 。邬达克开始考虑离开上海,这个他生活了近29年的城市 。
1947年,邬达克离沪赴瑞士小住,后又去美国定居 。在加利福尼亚,他为自己建造了一幢没用一颗金属钉子的瑞士风格房子 。
此后,他再也没有为别人设计过房子 。他把自己毕生的才华,都贡献给了他的第二故乡--上海 。
1958年邬达克因心肌梗死在美国去世,享年65岁 。
纵观邬达克的一生,有一半的时间是在上海度过的,他为上海贡献了他的聪明才智,他的建筑作品,已经成为上海的城市符号 。
在上海,有一群“邬迷”,他们因喜欢邬达克的建筑而“爱屋及邬”,这是邬达克从来不曾享受过的荣耀 。
他的建筑活在人们的镜头中、画笔下,还有相遇时惊喜的目光里 。

建筑师 建造124幢建筑,25个优秀,看这个匈牙利建筑师如何在上海逆袭
文章图片
大光明影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若水说情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安家》中那些价值1.5亿的上海老洋房,魅力到底在哪里?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