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 建造124幢建筑,25个优秀,看这个匈牙利建筑师如何在上海逆袭( 二 )


文章图片
邬达克打样行所在地--真光大楼
03天才的建筑师,孤独的异乡人
1922年6月1日,29岁的邬达克跟旅沪德国富商的女儿吉塞拉·迈耶结婚 。
邬达克向岳父借了一笔钱,并立刻着手设计和兴建自己的第一栋房子,位于吕西纳路(今利西路)17号的住宅 。其设计风格融合了欧洲中部和地中海沿岸建筑的双重影响 。
他的事业随着他的新婚开始进入了收获季节 。
邬达克是一个勤奋的人,经常工作到深夜 。过人的天赋加上后天的勤奋,让他的建筑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
他并不喜欢上海的气候,特别是夏天 。在38度的高温天气里,他埋头画图,浑身都湿透了,一天要换好几次内衣 。
上海的时局也时常让他担忧 。当时只有租界里暂时安宁,可是,战争的阴云,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 。
邬达克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他特别喜欢养鸽子,在家里养了很多鸽子 。
空闲的时候,他会坐在院子里,一边听着鸽子“咕咕”的叫声,一边看它们在头顶盘旋,心随着鸽子,飞到了他遥远的家乡 。
直到1947年离开上海,邬达克都有这样的感觉:到哪儿他都是一个陌生人,一个匆匆的过客,一个漂泊异乡的游子 。
所到之处即是家乡,却永远没有祖国 。
邬达克1937年离开上海时,带走了他在上海故居的两扇门 。首先是装在了达华宾馆一楼他临时的家里,后面有随他一起离开上海 。
为什么要搬走这么笨重的两扇门呢?他带走的,也许是对上海第二故乡的一份乡愁 。

建筑师 建造124幢建筑,25个优秀,看这个匈牙利建筑师如何在上海逆袭
文章图片
番禺路129号--邬达克故居
04是邬达克成就了上海,还是上海成就了邬达克?
邬达克在上海生活了29年,搬过四次家,现在的邬达克纪念馆,是他住得最久的地方 。
有时候他在想,对于一名建筑师来说,房子到底意味着什么?
故乡总是遥不可及,他精心设计打造的这座房子,就算是异乡人的家吧 。
他愿意为每一个在上海的外乡人讲他的故事,命运把她推到了遥远的东方,他就拼命的抓住它 。
最终,这座城市接纳了他,也成就了他,他就这样书写自己的传奇 。
邬达克为上海设计了100多幢房子,每一幢都不一样,就像不同的音符在时空里流淌 。每一根柱子,每一扇窗,每一面墙,都从他的一支铅笔开始 。他把在上海的日日夜夜,化成了一张张图纸,改变了这座城市的面貌 。
如今,人们因这些房子而记得他,这,就是建筑师的幸运吧!

建筑师 建造124幢建筑,25个优秀,看这个匈牙利建筑师如何在上海逆袭
文章图片
诺曼底公寓
邬达克为上海的很多富商设计过住宅,从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何东住宅,到西班牙风格的雷文住宅,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刘吉生住宅,每一个都不一样 。
作为建筑师,他很少推销自己的想法,而是秉承顾客至上的理念 。
人们找他设计一幢房子,邬达克不过是为他们绘制想法罢了 。如果客户不高兴,他可以重新再画,一次两次,直到顾客满意为止 。
优质的服务,为邬达克积累了良好的口碑 。特别是1934年底,国际饭店开业的消息,刊登在上海的各大报纸,轰动一时 。
作为这座远东第一高楼的设计者,邬达克和他的团队获得了职业生涯的最高荣誉,他,也成为了上海炙手可热的明星建筑师 。

建筑师 建造124幢建筑,25个优秀,看这个匈牙利建筑师如何在上海逆袭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