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没毛病;
然而,他老妈这十年时间对华兰干的种种事,难道就不影响他在岳父家里“抬头”了吗?就不影响华兰回娘家的脸面了吗?
为什么十年已过,事到如今,忽然他就“抬不起头”了呢?
到底真的是因为他所说的“庄子地点比较敏感”的问题,还是因为如今盛家又得贵婿、发展势头今非昔比的问题?
也许,我们可以认为这只是一种巧合;只是,若说袁文绍态度变化的背后完全不存在私心与权衡,恐怕也只有三岁小朋友愿意无条件相信吧 。
从前,妻子华兰的日子好不好过,基本不影响他袁文绍自己的日子好不好过;
但是以后,由于顾廷烨势力的横空加入,有些关系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如果华兰的日子继续不好过,恐怕他袁文绍的日子也不会太好过 。
于是乎,眼看着实在没办法继续“缺位”了,袁文绍迅速从“孝顺”模式、无缝切换到“夫妻恩爱”模式 。
文章图片
不能否认,后来的袁文绍,对华兰表现出的那份甜腻、那位牵挂,真的当得起“恩恩爱爱”的榜样;
但也让人不得不疑惑,既然有能力这样做,十年前为何不做?十年间为何也不做?非要等到如今才茅塞顿开?
又或者,如果盛家没有崛起,是否袁文绍也会继续装聋作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华兰继续在有苦无处诉的生活里消耗着宝贵的人生?
03 每个成员都“不缺位”,是家庭稳定的基石
说完袁家,就不得不提一下盛家 。
其实盛家的王大娘子也并不比袁夫人让人省心,但与袁家不同的是,盛家的男主人们都担起了自己在家庭之中所应承担的责任,而不是一味“缺位” 。
比如盛纮,与电视剧版的形象不同,原著的盛纮是个相当清醒的士大夫形象,深谙“要先齐家,方能万事顺遂”的道理;
即使妾室林小娘曾专宠一时,但当他面对家族前途的时候,很快就分清了事情的轻重,将林小娘远远地打发到庄子里、永不再见;
即使正室王大娘子声称“孩子们都很好”,但他也并不放心当甩手掌柜,而是对每个庶子庶女都要定时关照;
明兰曾对顾廷烨讲起:
“小时候,分给我的玉佩被姐姐们半道劫走了,爹爹至少会给我一把大金锁做抵偿;不论多忙,他定是每月要来探问 。”
而当王大娘子想要在儿媳妇们面前耍婆婆威风的时候,一旦过火,盛纮也必然会出手制止 。
文章图片
再比如很多人的“白月光”长柏哥哥,更是从不会因为“孝顺”二字的束缚,就任由母亲欺负自己的妻子 。
王大娘子曾试图在儿媳妇海氏怀孕期间、以长柏“读书辛苦”为理由、要给长柏纳妾,长柏则直接回复:爹爹赚钱养家更辛苦,您如果有好的人选,就先给爹爹吧!
相比之下,如果当初袁文绍能有半分长柏的态度,华兰又何至于委屈了十年?
再退一步,如果袁伯爷能有盛纮的一半态度,肯“屈尊”多关心一下家务琐事,对家庭成员的言行举动多几分监督,袁家又何至于损失了大半产业?袁氏家族的子侄又何至于说不到好亲事?
04 结语与启示
说了这么多,并非要给华兰的恶婆婆洗地,而是有几点启发想与大家分享:
第一,如果想要一个家的日子和和美美,只靠一个人“做得好”是完全不够的;每一名家庭成员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婚姻|为什么女人过了50岁,反而更需要男人?3个女人说了心里话
- 第一 为什么有些女生喜欢做小三?
- |发展心理学:为什么很多老人到了70岁就去世了,根本原因是什么?
- |煤气灯效应:为什么智商高、家教好的女生更容易被渣男盯上?
- 老话常说“小孩小孩你别馋 为什么现在农村的年味越来越淡了?
- 为什么有些人工作很努力,成绩也出色,但却得不到领导重用
- 结婚 为什么你越是心疼伴侣,却越是不被理解?看完这个故事就明白了!
- 01为什么你在和对方重新建议联系的时候 挽回前任的时候,男人会更喜欢女人吗?
- 事业单位女性,55岁和60岁退休,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