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的习性


白鹭的习性

白鹭,别名黑鹭、黑腹鸥、海鸥等,属鹭科鹭属 。白鹭体型高大,体长约70厘米至80厘米,头、颈、腿、脚均为白色;头为圆顶形;颈较长,伸直;嘴为桔红色;脚爪为黑色 。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行动敏捷自如,与其它鹭类一样,能在陆地上移动 。白鹭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以各种水禽和其他鸟类为食 。
一、繁殖
白鹭的繁殖期为6-8月,有时9月也有,一般为3-4月,一般留在岛屿和近海海域,每年6-8月均有繁殖 。以小群活动,营巢于水草丛或礁石上 。每年4月初开始营巢于礁石上;6-7月随着气温的升高,营巢于水草丛或礁石上;8-9月开始营巢于水面 。营巢时将巢安放在水深1米左右的地方,筑巢时雄鸟先用嘴啄开巢穴外面泥土部分,然后用脚扒开泥土,再用嘴啄开巢穴,然后将巢筑于上面用细竹竿作支撑物,并用腿蹬地,将巢筑于水面以上;筑巢时间为8-9月 。
二、迁徙
白鹭通常于春末夏初或秋初的早、中、晚三个季节迁徙 。从4月初开始向北迁徙,在越冬前从南方回到北方;4月下旬开始南下越冬,3月中旬-4月下旬进入繁殖地 。由于白鹭能飞行和游泳,且生性机警,迁徙时喜欢成对或成小群活动 。
三、栖息
栖息于陆地,一般在陆地上移动时,都是单群活动,而以群居形式出现时,多是在树冠上或树上停着筑巢 。有群时为6只至7只组成一个小群,群居生活时,常成小群活动 。飞翔时,飞到高空时在空中盘旋半小时以上,最后在地面上盘旋一周左右,然后缓慢地降落在地面,在空中盘旋一周左右后,才又重新起飞并进行越冬 。
四、生活习性
【白鹭的习性】
白鹭在我国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以南至浙江北部、闽北沿海及海南岛沿海等地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区繁殖,在长江中下游三角洲或鄱阳湖越冬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