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莞与苏州去年创下的GDP对比来看,东莞是7550亿,而苏州是17000亿 。差距达一半以上 , 从发展常态上来说,是很难赶超苏州的 。但苏州经济是依靠大型企业来支撑 , 工业体量比东莞少,没有东莞的工业体量基础,只要东莞有好的发展战略思路,固化优势基础 , 引进与发展新型优质产业,产业靶向调整,优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性流通网络体系,提高各级政府服务水平 , 是有可能赶上苏州的 。在固化优势基础方面,一是固化外向型经济优质产业发展的基础 。二是固化国际性的IT行业扎根东莞,并形成可持续集约化发展之国际性的产业基地 。这两项目前占了东莞一大半的经济指标数据 。在引进与发展新型优质产业方面,目前国际上正在引领经济领域变革的是互联网十 , 衍生出新型的电子商务产业,实现网络平台线下线上信息对接,联动发展新模式 。这是全球经济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 因而,东莞应抓住这个经济大变革机遇,全力发展电子商务和大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引进优质大型电商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陶宝、亚马逊等)落户并扎根于东莞 , 为东莞制造的各类商品及所需物品,插上了走出去与引入来的双向运转翅膀,为东莞实现未来又一次经济腾飞,殖下超前的坚实的发展基础 。在产业靶向调整方面,今后全市的招商工作要有靶向性,描准对于用地少,产能高,税收贡献比值大,社会效益明显的良性大型企业进行专组全力引进,统筹全市各镇招商资源,靶向招进 。在优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 一是在如何疏通城市道路方面要有实质性的总体规划与措施,彻底解决道路经常塞车的民生问题 。二是超前建议:其一,目前东莞建设的道路是星罗棋布的混网状态,虽然总长居全国地市的前列,但综合利用率体现不高 , 只有点和线的状况表现,而缺少了面的覆盖体现 。建议东莞市委市政府要大胆地做一个全市全局性的道路发展中长期建设规划,设想在东莞地域外围沿各镇内緣搞一条高架大环市高速公路 , 另外,在东莞市地域中间圆圈地带搞一条市中环高速作为整体对接配套 。并与目前现有的道路相连接(包括国道和高速路),这样的发展方向,会使东莞全市都能进入到立体交通便捷摸式 , 全市可有资源都能获得全局性利用,各镇地价会均匀得到提升,全市整体会得到均匀同步平衡发展 , 缩少目前镇与镇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差别,真正能实现全东莞1小时生活大区之环境与理念,促进东莞市趋向于特大城市框架的形成与建立 , 有利于东莞全局性均衡的同步发展 。其二,目前制约东莞经济可持续发展最为凸出的是土地量可使用问题,经过几十年改革开放的持续发展,东莞各镇的土地可使用量变得越来越少 , 有许多镇的土地资源基本用完 , 无法接纳大型新项目的落地和建设,这是制约东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健性屏障 。建议市委市政府要积极向国家和省申请,可将周边的一个县(如博罗县)列入为东莞市管辖范围,以一市带一县的思路来彻底解决目前东莞土地资源严重缺乏的问题,只要东莞能解决好这一关健性的问题,东莞今后经济发展的体量,才有可持续上升空间的保障和可能 。在营造良性流通网络体系方面,东莞市基于是一个制造业强市,并拥有约1千万人口在工作与生活,货物的进出口,产品的内消,食物与生活用品的大量需求 , 成就了东莞是一个商贸物流大市,这个环节像是一条穿上真珠的线一样,能起到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提高货物运转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的重要功能作用 。俗语说,哪个地方流通渠道越良性,哪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就越发达 。因而 , 对此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全力营造流通网络体系新环境,有利于助推东莞经济稳增长的功能作用 。在提高各级政府人员服务水平方面,要结合东莞发展的实际情况 , 从多思考,多学习,多交流以及再专项教育等方式同步交叉进行 。才能使各级公务员队伍掌握时代发展的服务技能,提升政府机构整体服务素质和工作效率 。由此可见,东莞市委、市政府只要如上述这样综合性地去想和去做,营造新环境 , 解决实质性问题,才有可能会赶上今天的苏州 。不知这样的解答是否准确?如读者看后觉得说的有理 , 希给个点赞并关注我 。宇明于东莞市 。
【东莞和苏州的发展上有哪些差距和不同之处】
东莞与苏州的经济总量已经拉开很大的差距,欲想在十年之内赶超苏州的可能性可以说微乎其微 。1、苏州的GDP产值已经位列中国百強城市第七位,为15475亿元 。而东莞的GDP产值仅居百強城市廿位,为6828亿元 。苏州的产值是东莞的2·27倍 。2、苏州拥有比上海还大的宝贵的土地资源 。其土地总面积为8500平方公里,而东莞的土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 , 苏州的土地面积为东莞土地面积的3·45倍 。3、苏州拥有位居全国的百強县市前列的昆山市、太仓市、常熟市、张家港市四强市及五个市区 。而东莞是由“广东四小虎”的县级城市演变成为地級市的 。4、苏州的常住人口1065万人,东莞常住人口815万人 。苏州的人均产值为145361元 , 东莞的人均产值为82719元,因此从各方面綜合评比看,苏州拥有明显的优势 。苏州已入列全国准一线城市,而东莞为国家二线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