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字体的正文行间距有什么要求

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命令、通令、决定、指示、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函、通告、会议纪要等 。具体每个文种的要求 , 以及机关公文的特点、行文规则,相应的文件规定要求都比较明确,特别是公文的字体、大小、字体间距和页面间距等很详细 。这里我主要解答一下当前在办理公文中存在的问题 , 结合具体办文实际,我感到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比较常见
1、眉首标识易出现的问题:
(1)份号标注易出现的问题: 标注不规范 。主要表现是:
一是印制密级公文未按规定标注份号 。
二是标注份号形式不统一(最少2位,最多不超过6位) 。表现为:“NO:0001”,“份号:0001”,“0001”等 。
(2)密级标识易出现的问题:密级不统一 。主要有三个问题:一是密级公文不标注密级;二是密级标注不准确,标得过低或过高(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两字之间空一字);三是密级字体选用和格式位置不当(三号黑体) 。
(3)发文字号易出现的问题: 一是发文年度所用括号不妥当 。应用六角括号“〔〕” , 却用了中括号“[ ]” 。二是发文机关代字不准确 。单位发文应用单位代字 。联合发行文编“联”字号或各编一发文代字 。三是字体使用混乱 。宋体、仿宋、楷体、姚体兼有 。
2、正文标识易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多讲一点)
标识规则:应当准确表达公文内容 。正文(不含小标题)用三号仿宋体字 。正文最多可设四层小标题;其序号分别用“一”、“(一)”、“1.”、“(1)”按顺序编排;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 。
公文有附件的,在正文末尾空一行标识附件说明,用三号仿宋体字左空二字标识“附件”字样,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回行时与附件名称第一字对齐 。多个附件应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序号上下对齐 。
易出现的问题:
一是正文结构层次序数形式多样 。如:文字序数不一致“首先—其次—再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等;又如:数字序数使用不当“一、(二)、3、④”等;
二是正文中的汉字数字使用较乱 。该用汉字书写的却用了阿拉伯数字,该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却用了汉字,区分不清 。
三是文尾误用“此XX” 。如少数文件的结尾仍然标注“此通知”、“此通报”、“此报告”等,存在“画蛇添足”的情况 。
3、成文日期易出现的问题:成文日期标注不合规定 。主要表现为:一是日期格式不正确 。不少文件的日期不是用“插入”栏中的日期,“零”错用阿拉伯数字“0”或是大写英文“O”来替代 。(用三号仿宋体字标全年、月、日,“零”统一用“○”);二是成文日期位置不当 。不在署名的正下方 。
4、无正文说明(正文排完后所剩空白处不足以排下署名和成文日期时,应当将署名及成文日期另起一页标识,并用三号仿宋体字在版心上部第三行居左空二字标识“(此页无正文)” 字样) 。易出现的问题:一是遗漏或增加无正文说明;二是字体、括号使用错误;三是位置不准确 。
5.页码标识易出现的问题
①标识规则:用四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字标识,A4型纸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16开型纸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上一行;数字左右各印一条四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边缘7mm 。页码自公文首页开始标识;双面印刷时,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单面印刷时,页码居右空一字 。只有一页的公文不标识页码 。(不论放在中间还是右边,但根据实际情况,给领导讲话的那一份一般在右侧好一些,单面打印给其他与会领导的可在中间)
公文如有横排表格,双面印制时 , 单页码置于表的左下角,双页码置于表的左上角;单面印刷时,页码均置于表的左下角 。
附件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附件一般装订于版记之前 , 用三号黑体字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识“附件(或者带序号)”字样 。如附件与公文主件不能一起装订,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识公文主件的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及 “附件(或者带序号)”字样 。
②易出现的问题:页码标注不统一 。主要表现为:
一是标注格式不准确;
二是标注位置不正确;
【公文字体的正文行间距有什么要求】
三是页码编排不连续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