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一账通上架其他保险公司产品

作为9年前进入平安保代队伍,3年前离开的前保险代理人,经历了纸质交单等待银行转账到仅需手机就能完成整个投保转账承保,我想说平安的发展速度是飞快的,尤其是其全金融牌照下的综合金融整合 。当时的描述是平安领先同行业至少十年 , 现在至少还领先五年 。当然最大的受益者是平安集团本身 , 客户或许也能获得便捷 , 但对于平安保险代理人或是其他平安金融产品销售员的打击是巨大的 。
说说“一账通”,是建立在平安客户信息基础上,由平安集团推出的综合金融平台,不单单是为平安保险服务,更是一个获取客户综合金融需求数据的平台 。类似的“陆金服”(原“陆金所”)也在售卖其他平台(非平安系)的金融产品 。增加几款不发生竞争的产品,获取的客户信息远多于一味推广自己的产品 。对于平台来说,成交是其次,首要的任务是尽可能多的获取客户信息,不然“三匹马”也不会成立“众安”来整合最大的客户信息库了 。
【平安一账通上架其他保险公司产品】
这会是一个信号吗?保险大鳄做出调整的信号么?
1、一账通即便不是平安人寿推出的平台,也是平安集团的网络平台 。所以平台负责人在接洽同方、弘康、和谐健康等公司产品时,应该是有报批流程的 。也就说审批部门是掌握这个情况,且明白它导致的可能冲击的;
2、如前述,一账通负责人在接洽这些非平安的保险公司时,双方都会考虑各自的利益 。这类型的战略合作并非拍脑门就商定的 , 甚至可能会有一个比较长的权衡过程 。也就是说 , 一账通上架、下架的时间间隔之短 , 估计是内部基层呼声过大(主要是平安人寿旗下的代理人们),影响即将到来的“开门红”士气,于是仓促下架 。
可以预期的是,这个战略合作不会如此轻易的流产 , 胎死腹中 。我估计平安的开门红结束后,就会重出江湖 。
现状是仅凭一账通上屈指可数的几个平安系产品是无法和i云保、聚米等网络保险营销平台竞争 。如果就这么结束,或许一账通的前期开发费成泡影不说、主管公司的责任目标也不可能达成 。甚至集团的网销领域目标也会受到影响 。
3、大家在议论一账通迅速下架非平安产品的同时,是否更应该关注数百万平安代理人加入中介大军后带来的影响?这一天会不会来?似乎一账通的做法已经做了暗示 , 而这一天什么时候来,似乎也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在这一天还没有到来时,我认为都应加强专业学习 , 一改过去那种卖保险的人,甚至没看过自己所卖产品条款的尬事 。
作为一个从业人员 , 最起码做到让自己的客户能够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保险,什么情况下有保障,什么情况下美誉保障 。而不会某一天,客户需要理赔时,在暗地里咒骂销售员,甚至整个保险业的诚信度 。
对于我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吧 。
第一,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可以改善和客户的关系,满足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 。有的客户需求比较小众公司不能特地为他们设计一款产品,这样就可以增加客户的粘度 。
保险公司不但拓展了渠道,还可以增加了中间有收入,何乐而不为?

平安一账通上架其他保险公司产品

第二,对于保险代理人来说 , 既拥有大公司的品牌又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推荐给客户最适合的产品 。
有的客户对一些小的平台和保险公司不了解不敢相信或不愿轻易接受可是有熟悉的业务人员专业推荐就不一样了 。
对业务人员来说也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优胜劣汰,净化市场非常有好处!
平安一账通上架其他保险公司产品

第三,对于客户来说是利好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货比三家?吃亏 。
在同一家平台上接触到多家公司的产品,代理人员必须客观公正的进行解释,弄不好就会拿自己的矛戳穿自己的盾 。
促进保险行业向前向好发展 。
改革需要勇气,改变顺势而为!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