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行业起源于十九世纪30年代的英国 , 但是发展于美国 。在十九世纪50年代,美国的生产制造商为了促进产品销售 , 向消费者推出分期付款的信贷销售方式,也成为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商业领域中重要的销售方式,其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 。信贷销售方式对于生产制造商和批发零售商都是同等重要,一方面生产制造商要想通过批发零售商进行销售,需要将商品先提供给销售商进行“赊销” , 即商品销售后再向生产制造商回款;另一方面,批发零售商为了促进商品销售,要向消费者提供先将商品领走再还款的“赊购” 。在二十世纪20年代后 , 批发零售商的分期销售风靡一时,西尔斯百货、通用汽车等商业企业靠分期销售方式一跃成为商业巨头 。
然而,信贷消费却对生产制造商、批发零售商隐藏着致命的信用风险 , 一旦批发零售商对生产制造商、信贷消费者对批发零售商拿了商品后不支付款项,就会对上游造成信贷风险 。正是为了防范这种因信贷消费业务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随着信贷消费在商业贸易中的盛行 , 社会对商业信用风险的管理也就越发显得重要,而征信正是为了解决商业贸易中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引发信用风险问题,在二十世纪20年代以后得到了飞速发展 。
在二十世纪20年代,随着美国工业化程度的提升,工业商品的生产率也日益提高,美国国民消费时代到来,市场也开始进入买方市场 , 这也迫使生产制造商、批发零售商大规模使用信贷消费方式进行销售,知名的美国通用汽车就是通过“信贷消费”方式一举超越了美国老牌汽车制造商福特 。
但是由此也带来的巨大的个人信用风险,对征信行业的需求也日益紧迫,在美国出现了数以千计的征信机构,其中逐渐形成了以三大征信机构益博睿(Experian)、艾奎法克斯(Equifax)和环联(Trans Union)为代表、众多专业征信机构,以及大量征信服务公司参与组成的美国现代个人征信体系 。
益博睿、艾奎法克斯、环联三家作为全球知名的个人征信机构,只是因为在个人征信业务中所占比重较大,在行业内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但是三家征信机构是以收集用户个人资料、信用信息为主,这些资料虽然可以较为详尽地描述出相关人群的资料与信用信息的轮廓,供使用者采用 。
【国外有征信系统吗】
但是对资料文字描述容易被采用者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这就为“信用评分”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发展的沃土 , 因为信用评分是对个人信用信息通过统计学、运筹学、数据分析等方法,量化了个人信用信息中的描述性文字 , 让使用者可以一目了然地通过分数就可以评判出贷款人的信用状况 。这与在教育圈考试中通常采用分数线作为对学生学习水平的评判依据是同样的道理 。
美国政府出于保护个人隐私,同时也要约束征信服务触达的边界,在1970年制定了《公平信用报告法》等一系列法律,作为规范美国个人征信服务行业的核心准则 , 其中规定了征信机构可以合法获取信息,也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 。另外 , 信用报告的使用者,如信用贷款机构、保险机构或雇主 , 在依据信用报告对当事人进行否定和拒绝的时候,必须通知当事人及此信用报告的来源,以便消费者对报告中不正确和不完整的内容提出申诉并得以修正 。
征信行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 。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起到对失信者的惩戒及提高社会信用观念的作用 。由于征信机构掌握的信用信息覆盖面广,信用结果的传播速度也快,失信惩罚机制的作用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个人认识到守信的重要 , 失信获得的利益是暂时的 。
征信还可以起到一种无形的导向作用,使信用变成一种潜在的经济资源,信用报告可以成为政府、企业或个人进入信用社会的一种资格证明,成为从事契约活动的通行证,也成为了个人的“第二身份证”,对个人在金融领域中的行为起到制约和规范的作用,提高全社会的信用观念 , 可以说征信行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