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职场人在刚进入职场的时候都有一个误区,认为职场中不应该经常换工作 , 会对自己的职业前途带来负面影响 。
说实话 , 我并不觉得刚进职场经常换工作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其实在职场发展跟我们创业一样,最初只怀揣一个小梦想 , 什么经验都没有 。
然而,对于规划和职业方向性问题,是没错我们可以按照兴趣爱好作为参考 。然而仅仅依靠兴趣或者一时想法去做职业生涯规划,个人觉得并不靠谱 。
就好像本人一样 , 在大学的时候一心想成为营销策划 , 但工作后经过销售,运营等多次岗位转型,才找到自己最想要做的事 。
因此 , 对于职场新人,我认为最重要把握几点:

1、拥抱变化,不断试错调整
正如上述所说,职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时间和调整的过程 。
对于转行,现在很流行的说法是:千万不要轻易转行,因为很容易失去积累已久的人脉资源 。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不见得,有一些流动性很大的职位,比如销售,没错人脉资源很重要 。但如果你换一个行业或者换一种产品去卖 , 也不见得你会卖不出 。
关键是 , 你是否掌握你身处行业的核心技能 。
比如销售的核心技能,并不是人脉资源,而是你发现需求和满足需求的能力 。如果没有这种能力,给你再多的人脉资源,也没有用 。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沉没成本”的概念,意思是说:
人们很容易受困于已经投入在事情里面的成本,即使事情已经不能带来多大收益,也坚持耗在里面等待机会 。同样的道理 , 作为职场人 , 要想快速提升,我们不应该仅仅看到转变带来的沉没成本的损失,也应该看到转变所带来的机会 。

2、想法永远是想法,行动力才是职场第一生产力
其次,很多职场人都会陷入一个误区:认为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谋定而后动”,尽可能把方案完善,再去作执行 。
然而 , 这并不符合现在的职场生存法则,最直接的原因是 , 我们没可能把所有突发情况都在还没执行就想象得到,但效率慢慢成为衡量一个职场人的标准 。
因此,把事情完善后再行动 , 会导致我们陷入“完美型拖延症”的情况 , 就是说,不把事情做到充分准备,就迟迟不愿意行动,并以此为借口 。
比如现在的工作对自己成长明明已经没有作用了,但还是跟自己说,要辞职也要把一切安排好才行 。
【新人如何面对职场】
然而这种方式 , 会给人一种,你工作效率慢的印象,一旦你的上司或同事给你贴上这个标签,很容易影响你的职场形象 。
因此,做事情的时候 , 不要害怕不确定因素,做好规划,风险的评估以及想好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 我们就可以快速执行 。
好的执行力,不仅能让自己快速积累工作经验,更能够给人良好的职场形象 。

3、做最后走的那位员工,对你有帮助
很多职场人都很抗拒哪些摸鱼式加班的人,认为这些人明明没有事做,却始终赖在职场上表现自己 。
没错,摸鱼式加班非常浪费公司的资源 , 然而作为职场新人,有条件的话,我还是提倡你做公司最后一个走的人 。
职场中有一个词叫“职场能见度”,意思是说,让更多的人看到或者知道你的工作成果,会对你的职业前途更有帮助 。
在以往 , 有很多职场人因为害怕被叫做“邀功精”,明明自己做了对公司有贡献的事情,在表现时却一带而过,不能让公司认识到你的重要性 。
其实“表功”与“邀功”是不同概念,表功是自己确实为公司带来效益 , 我只是如实的把这些事实说出来而已 。
但“邀功”是,事情明明没有多重要,但也夸大其词,引起公司的重视 。比如摸鱼式加班,就是通过加班这个行为,增加自己的重要性 。
加班这个动作其实没有问题,但表现是无所事事或者做自己的事会让那些努力做自己工作的职场人嗤之以鼻 。
因此 , 在职场上我们要注意工作上的度,既要增加资深的职场能见度,也要实实在在为公司创造价值才行 。
比如,在加班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复盘自己的工作,找到优化的方法,增加自己或者团队的效率 。
刚入职场的新人,会对职场充满幻想,看着电视剧里面光鲜靓丽的装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谈成一笔合同,其实现实中和他们的写照并不是完全的一样 。合同是有法律效力的,每次签订之前都是需要加班加点的反复推敲其中的文字内涵,避免出现纰漏,所以正在的职场是需要我们自己去慢慢体会 , 慢慢发掘 。
新人在进入职场的时候,并不能清楚的了解所在公司中的相关关系,所以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 去了解情况 。

首先,要懂得察言观色,因为是新人,难免会受到冷落,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闪光点,和你不熟,无法和你正常的交流,无非就是简单的介绍下自己,有什么问题可以来找我…仅此而已,那么要想融入其中,就是懂得他们什么时候需要我们,比如做一些理所能力的杂活,有什么需要可以吩咐之类的,但是也不要卑躬屈膝,因为大家是同事 , 时间长了都是需要互相帮助的 。

其次,要积极乐观,在职场上面难免会碰壁,比如你的方案领导没有通过,需要你重新加班加点的去做,那这个时候就需要冷静思考,积极面对,大不了重新来过 。

最后 , 要不断的去学习,学习老同事如何工作的,是如何与同事之间相处的 , 如何与领导相处;学习领导是如何下达任务,如何思考问题,从什么角度出发的…这些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面对职?。唤静辉? ,谨言慎行,不搬弄是非 , 遇到问题冷静思考,沉着应对,态度积极乐观 , 做自己分内之事 , 与同事友好相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