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曾是那些年每人上網時必到的畫面 。這位昔日搜尋界一哥,無論資產,還是地位 , 都今非昔比 。近日被電訊公司 Verizon 收購一事,更成為 IT 界的反面教材,其沒落,實有跡可尋 。
【为什么雅虎会失败,雅虎公司为什么会失败】
這場收購 , 可謂網絡世界史的分水嶺 。對過去,Yahoo 被 Verizon 低價收購(對比起 10 年前的價位),象徵了 Web 1.0 已成歷史遺物,網民不會再滿足於 Yahoo 所提供的服務 。對將來,它代表了新方向,網絡已不再留於網頁的舊領域,而是朝著智能手機的方向發展,如何能夠真正與時並進,才是這世代的思考問題 。
Yahoo 墜落,所因何事?可以說,非總裁 Marissa Mayer 之過失 。Mayer 就任前 , Yahoo 在 3 年內換過 4 個行政總裁;2012 年 , Mayer 上任後,她積極改革,然而 , Yahoo 實在積病太深,回天乏術 。「經濟學人」撰文列出 Yahoo 有 3 大問題,導致當前的景況 。
首先,Yahoo 不清楚自己的定位 , 從創辦以來就沒有發展重心 。它在科技公司與媒體之間舉棋不定,每逢網絡發展出現新突破,它都不知進退,跌進逆流 。例如 , 它不清楚「搜尋器」究竟是商品(commodity),還是值得巨額投資的領域;後來,Yahoo 又跟不上社交媒體和流動網絡的發展,令 Google 乘勢崛起,從後趕上 。而且,臃腫的架構亦使企業無法如常運作(dysfunctional),像 Google 的總公司 Alphabet 一樣簡潔重組業務,才是出路 。
另外,Yahoo 的交易智慧,也叫人卒不忍睹 。雖然有些投資,如購入阿里巴巴股票,得到龐大回報,但 Yahoo 其他交易實在一塌胡塗 。它錯失了以 100 萬美元買入 Google 的機會;它快能以 10 億美元收購 Facebook 時,又得一想二 , 再三壓價 , 結果失?。荒苜I Youtube 時,它又不買,最後 Youtube 落在對手 Google 手上——這連串交易決策的失?。?加速企業沒落 。
從 Yahoo 的沒落,可得第 3 個教訓:創辦人對自己「親生仔」的深愛,令他們無法作出正確的戰略決定 。就像在 2008 年,楊致遠有機會以 450 億將 Yahoo 賣給 Microsoft,可是,自尊和慾望令他拒絕交易 。「經濟學人」指,其他矽谷公司應該認真審視 Yahoo 的事例,不是每一個創辦人都是 Steve Jobs,能再創高峰 。
Yahoo 的悲涼,是大網絡企業之死的最佳例子 。雖然新主 Verizon 亦想好好利用 Yahoo現有的資源及龐大的用戶群 , 在廣告界殺出血路,追貼 Google 和 Facebook , 但「紐約客」寫手、科技公司創辦人 Om Malik s認為,現今的「Snapchat 世代」連 Yahoo 都不太熟識,Verizon 的夢想似乎太離地,遙不可及 。再者,Google 和 Facebook 兩者已佔網絡廣告市場的 85%,Verizon 又能搶到幾多?不管結果如何,以 48 億買入 Yahoo 都是場便宜的「賭博」 。
Altaba(俗称“阿里他爸爸”,即Yahoo,雅虎)日前宣布,公司将会清算和解散 , 并将持有的全部阿里巴巴股份对外转让 。这意味着,昔日超级互联网巨头雅虎继上一次解体后 , 终于要彻底地消失在世界互联网历史上 。
雅虎成立比谷歌还要早接近10年,而且最辉煌的时候市值超过了1300亿美元 。
雅虎曾是我上网的好些第一个 , 如第一个电邮、第一个门户网站、第一个搜索网站,杨致远是我第一个崇拜的互联网“英雄”……曾经好像雅虎就是互联网一般 。
得知雅虎终于烟消云散,虽然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 , 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不过,依然感慨万分!
回到问题本身,为什么雅虎会失败?说来话长,可以写一本书,这儿篇幅有限,只能用不禁想起的作家柳青在《创业史》中的名言: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 , 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来点到为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