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与琴书伴孤独》
人生最美满的经历,莫过于衣食无忧之后行走在千山万水间,起居于粉墨书画间和娱情于音乐弦韵的琴瑟间 。
我小時吹笛,少壮拉西洋小提琴,五十岁后才有余钱拜一个湖南常德的潇湘美女琴师,改学二胡 。二胡好听 , 但不好学 。
首先,二胡的指法不像键盘乐器,按哪一个键都是音准的 。弦类乐器的指距哪怕只有一点点误差,就变成了杀鸡杀鸭 。
所以二胡最难的训练,一是揉弦不好学二是弓法的长短弓很难掌握,三是各种顿弓快弓跳弓比抢大铁锤费劲 。两手配合难!
比如,没有师资的自学 , 往往音拉不准就是常用左指在两根弦上去找音 , 而滑来滑去,吱吱嘎嘎的燥音就出来了 。
可有专业琴师指导一下呢,就知道是用手腕去找音了 。练起来就比较得法,少走弯路 。因此喜欢二胡,最好拜个老师指导 。
我们业余玩二胡的人 , 虽然不求拉到专业琴师的水平,但至少姿势要循着规矩来不要急求成 。基本功的训练一样不能少 。
我从前半路出家训练拉小提琴,没老师指导 , 就买一面大镜子,天天看小提琴演奏法,照着规矩练 , 随着纠正不良姿势 。
三年两载下来,也能勉强跟着乐团作些文艺汇报演出 。拉琴是个优雅的个人才艺展示 , 得有敬畏之心,人要清爽音色才美!
年纪大了,扛两个F孔在肩上很累 , 就改学二胡 。胡琴被称为东方小提琴,琴声温婉柔美,基本功好一首小曲也会很动听 。
常德美女一对一教我,两年下来,我也一改上手就拉曲子的坏毛?。患保劝掩w寒阳的基本教程一课一课攻关 。
然后运弓,揉弦,手法,一样一样反复训练,找出毛病几百遍几百遍的纠正 。老师就说我学得认真,愿意教我也就学得快 。
人生是一个过程,你想把日子过得粗糙那就去做阿混 。想过得精致一些 , 就需远离人群尘嚣,学好一两件乐器,包装自己 。
有了爱好,无论月色朗朗的夜 , 春风如酒的時刻,找个地方,把琴往两腿之间一架优美的旋律就传出来了 。诗意人生毕现 。
所以玩诗词,写文章 , 阅读 , 你越拿它们当回事,它也就拿你当回事 。这就是久在兰蕙之室,自染其香 , 久在鲍鱼之肆,不知其臭的道理 。
我的美女琴师,丈夫是西藏军区一位团职军官 , 她又是于红梅,宋飞的学生 , 我习胡琴,有她指导 , 只觉天天都是节日 。
【你为什么要听二胡曲 你为什么喜欢二胡】
因之,二胡这件乐器,最符合我们中国人温文典雅的民族性格,不分年龄段 , 学好演奏它,既能提升生活质量,又有益于身理心理的自我调节!










贯使不在家富贵,风流不在着衣多!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呢?我也不要求学二胡要达到很高的什么标准,学到五级,能够自我消遣也就可以了!每天坚持两个小時训练,左右手一齐运动,心脑围着旋律转 。完了读书,写作,就比王维那种晚来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隐士生活 , 是不是更有积极意义呢?
二胡,又名“奚琴”,由少数民族演奏乐器传入中原演变而成,风靡全国且更受到吴越文化拥护 , 现在已是“江南丝竹”乐重要组成部分,一大波演奏家如刘天华、华彦钧(瞎子阿炳)、闵惠芬等为二胡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二胡技巧丰富,音色优美,善于表达各种情绪,欢快的《赛马》、忧伤的《江河水》都已经是家喻户晓,《二泉映月》更有了小征泽尔“跪在地上听”的传世典故,可以说二胡已经成了中华文化的一张响亮的名片 。
我习二胡已有二十余载,尽管期间也学习了其他乐器,包括西洋乐器,但最喜欢的还是二胡,我认为之所以让我钟情 , 有几个方面:
1、音色更加人声化,拉起二胡似乎有一位聊的很投缘的知己,所有的喜怒哀乐均在一曲间
2、单旋律乐器,简单直接,不需要研习更多的和声套路来加以丰富 , 直抒胸臆畅快淋漓
3、挑战性:随着与西方音乐的不断融合,二胡不再是旧社会常说的“叫花子二胡”随便拉几个音找口饭吃,类似于“移指换把”“半音阶”等技巧让演奏二胡有了新的高度,毋庸置疑,二胡现在已是最难学的乐器之一
总而言之:所有喜欢二胡的人都有某些共性:喜欢民族文化、喜欢音乐、喜欢磨练和升华自我!
愿这支队伍更加强大,新人辈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