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诞生至今,业态花样百出,但究其根本,仍然是信息的创造和传递 。谁能更高效便捷地传递信息,谁就能掌握财富密码,成为下一个版本之子 。如今的互联网行业,也有将百度、阿里、腾讯三巨头合称BAT的说法 。

但在BAT之前,主流四大门户网站,分别是搜狐、新浪、网易 , 以及最晚创立的腾讯网 。一时无人能及,而现在的门户网站基本没人看了,,是什么干掉了门户网站呢?

真正让门户死了个明明白白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
手机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网络终端 , 被消灭的不是某种产品形态,而是整个基于PC和网页浏览的基础生态 。
一批移动互联网原生产品也诞生了,它们完全基于手机打造,根本不做PC网页版,和门户还有搜索引擎彻底割裂开来 。
门户网站的存在意义 , 一下子就没有了 。每个产品都是独立的入口,再也不需要门户这样大而全的分发方式了 。
在这个时代,门户再也不适合承载大量业务了 。原先门户的功能和频道被逐个剥离出来,视频、论坛、教育、汽车、体育、股票都有了自己的独立App,甚至是独立业务线 。


互联网诞生至今,业态花样百出,但究其根本,仍然是信息的创造和传递 。
谁能更高效便捷地传递信息,谁就能掌握财富密码,成为下一个版本之子 。
即使推荐算法已经能知道你的喜好、习惯、消费力,它也并不是信息传递的最终形态 。谁知道未来的我们,会不会用上脑机接口,那时的信息又会以如何的方式,流向我们的大脑?
正因为如此,门户时代的故事才更显得可贵 。
它是中文互联网的婴儿初啼,提醒我们,我们曾经有一个时代,我们需要自己动手寻找信息,需要自己树立知识的脉络,而不是像如今 , 任由算法把信息喂到我们的眼前 。

科技就是这样,无论走得多远,永远不要忘记我们如何来到了现代 。
参考文献:IC 实验室 , 中国门户网站的二十年兴衰史
说说多年前我对几大门户网站的严重依赖以及近年来我的变化就知道了 。从2000开始,我用门户网站直到现在 , 最早接触的门户网站是搜狐,那时中学微机课,打开浏览器主页就是搜狐 , 以至于大一我还经常逛其中的同学录社区,用搜狐看视频、新闻 。我用过的邮箱 , 雅虎、hotmail、网易、搜狐、腾讯都有 。2003年,我还给布什总统发邮件,得到了白宫工作人员的回复 。在大一时,交作业都是拿3.5英寸软盘拷贝文档去机房上网,通过邮件发送给老师的 。我是我大学母校最早的贴吧吧主,当时是du掌柜人工审核任命的 。几大门户网站的端游、页游,或多或少,我都曾经玩过一些 。我曾经还架设过个人网站,申请购买过2年的域名使用权 。
期间各种碎片伴随了有些幼稚的青春年代的变迁 。如今,我只要每天打开电脑,还是习惯性浏览门户网站的新闻页面,毕竟,用电脑看新闻,比手机界面更爽快一些 。但是只要关闭电脑,用平板和手机,门户网站与我就彻底绝缘了 。
我每天用今日头条的时间大概在2个小时左右 , 其它的APP用得比较少 。如果哪天开始大多数人不再用电脑了,我想门户网站的灾难正式来临 。APP模式下,域名的权重被无限降低,以前的天价域名,终将走向没落 。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手机取代了之前的门户网站,其中有以下几个原因:
1.单个屏幕包含的的信息量不同
门户网站页面比较大,更适合电脑端的显示如果把这么多的信息在一个小小的手机页面显示出来,手机上面的字会非常的小,随着针对手机开发出的app越来越多 , 手机屏幕显示的内容也非常的丰富了 。
2.展示的人群及人数基数不同
门户网站显示的内容一般都是受过计算机方面教育的人,这样对人的要求有两点:其一是会通过电脑打开网站且有电脑(这个对于没有一定要在电脑上工作的人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其二是有时间坐在电脑屏幕跟前;反观使用手机的人来说,首先是有手机,现在基本人手一部,而有了手机的人自然会想办法从手机上获取信息,现在的手机不一定非得从门户网站上才能获取信息,这算得上手机对电脑的信息分流
3.展现信息的方式不同
门户网站显示的内容多以文字加配图的方式展现,这样的方式在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比较?。?现在手机主流的展示方式是短视频,直播,单位时间内获得信息量比门户网站丰富
4.使用时间、空间不同
【门户网站目前发展趋势是怎样的,门户网站的现状分析和发展研究】
门户网站一般在电脑上显示效果好,因此,人们看电脑的时间是固定的,且一般都是在坐着或趴着看;手机却可以24小时坐、卧、躺、站、趴、蹲,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