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守所,是对犯罪分子和重大犯罪嫌疑分子羁押的场所 。中国劳动改造机关的一种 。关押处在侦查、预审、起诉、审判阶段的未决犯 。对案情重大或涉及国家机密的人犯应单独羁押;对同案犯、男女犯、逮捕犯与拘留犯应分别羁押 。在不妨碍侦查、审判的情况下,应组织人犯进行适当劳动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在1年以下、不便送往劳动改造管教队执行的罪犯,也可以交由看守所监管 。这部分已决犯应与未决犯分别关押,凡有劳动能力的都要参加生产劳动 。
拘留所是指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的一种最严厉制裁,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 。治安拘留最高期限为15日(期满即释放,由公安机关决定,在行政拘留所执行;对拘留不服的 , 可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合并执行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20天 。
一种是指在民事、行政诉讼或法院执行过程中,对妨害诉讼活动(如:作伪证、冲击法庭、妨害证人作证、隐匿转移被查封、扣押的财产、阻碍法院工作人员执行公务、逃避执行)等,由
人民法院直接作出的拘留决定,属于强制措施,依据的是《民事诉讼法》或《行政诉讼法》,最高期限为十五日 , 由法院将被拘留人交公安机关看管,不服的可向法院申请复议,拘留期内,由法院决定提前解释或期满释放 。
司法拘留还有一种: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 , 对严重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负民事责任的行为的人,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由此可见,民法通则所规定的拘留,是人民法院以国家的名义 , 对严重违反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人的人身自由加以短期限制的一种惩罚方法 。它是民事制裁中最为严厉的惩罚措施 。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暂时采取的强制措施 。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若被拘留人被批准逮捕,则依据《刑事诉讼法》审理,刑事拘留不是处罚或者制裁 。若后被无罪释放 , 被拘留人可以申请国家赔偿 。
按照法律后果严厉程度拘留所、看守所和监狱应该是依次递增的,相对自由程度话应该是拘留所、监狱、看守所 。
拘留所
根据《拘留所条例》,(1)被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给予拘留行政处罚的人以及 被人民法院依法决定拘留的人在拘留所执行 。(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拘留所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主管本行政区域拘留所的管理工作 。(4)留所收拘被拘留人后 , 拘留决定机关应当及时通知被拘留人家属 。(5)拘留所保障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间的会见权利 。
司法拘留:根据《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拘留时间为十五日以下 。
看守所
根据《看守所条例》和《看守所留所执行刑罚罪犯管理办法》,看守所羁押(1)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谢罪嫌疑人,(2)被判处有期徒刑的成年和未成年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3)被判处拘役的成年和未成年罪犯 。(后两者为在所服刑人员)
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谢罪嫌疑人仅能由委托的律师会见 。
【看守所和拘留所有什么区别,看后就知道了】
在所服刑人员可以(但不是一定,看服刑表现)与其亲属或者监护人每月会见一至二次,每次不超过一小时 。每次前来会见罪犯的人员不超过三人 。与受委托的律师会见,由律师向看守所提出申请,看守所应当查验授权委托书、律师事务所介绍信和律师执业证,并在四十八小时内予以安排 。
监狱
根据《监狱法》 ,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 。依照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在监狱内执行刑罚 。
罪犯收监后 , 监狱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通知书应当自收监之日起五日内发出 。
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 。
罪犯有在法定节日和休息日休息的权利 。
监狱对参加劳动的罪犯,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报酬并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 。
罪犯在劳动中致伤、致残或者死亡的,由监狱参照国家劳动保险的有关规定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