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北京85岁的陈大爷遭遇了理财诈骗 。业务员向他许诺 , “投资10万,月利率6%,如未按时分红,违约金一天1%”,看到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陈大爷投入10万还觉得不够,追加了5万元 。没想到 , 连续两个月收到分红后,业务员再也联系不上了……
第一,理财的现实需求 。
随着老龄化社会加剧和老年群体日渐庞大,老年人的理财需求也不断增大,存在让积蓄保值增值的理财需求 。
不仅是年轻人 , 老年人也越来越认识到,通货膨胀在侵蚀自己的现金,理财已经成为“刚需” 。
第二,老年人理财知识匮乏 。
虽然有理财需求 , 但是大部分陷入“投资理财”纠纷的老年人,缺乏金融投资知识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理财是“新生事物”,在他们年轻的时候,经济发展程度不如当下,工资用于生活尚且不足 , 根本无财可理,有的爸妈身家可能都没出过国有银行 。
因而,有的老年人轻信理财公司业务员或“熟人”的推荐介绍 , 选择理财投资仅凭经验,不能甄别推介信息中的片面夸大之辞,从而忽视了理财风险,甚至一时冲动选择一些明显违背经济规律、触犯国家高利贷红线的高息产品 。
第三,理财中介“花招迭出” , 防不胜防 。
现在的理财机构,早就盯上了“有需求、没经验”的老年人,针对老年人的理财骗局 , 可谓“因人制宜” 。
有的中介前期先给点小恩小惠 , 比如听演讲送鸡蛋、送大米,先把老人吸引过来,然后慢慢洗脑;
【为什么老年人热衷于买理财产品呢】
有的中介对老人嘘寒问暖,填补老人内心的情感需求,扮演孝子贤孙,比老人的儿女更殷勤 , 把老人哄得团团转 。
有的中介给出高额收益,导致老人轻信“100%高利息”、“保证100%高收益”等承诺,盲目投资追求高额收益 。
总而言之,不少理财中介针对老年人制定了全方位的“攻略” , 目标就是老年人的钱袋子,各项手段“精准打击” , 老年人很容易就走入陷阱 。
作为子女,我们当然不希望自己的爸妈上当受骗,面对这些针对老年人的理财骗局,子女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预防:
- 一方面自然是多关心父母,很多理财陷阱的背后,是情感骗局 , 而这,子女一定是有责任的 。我们哪怕无法做到经常回家探望老人 , 也应该多打电话和视频回家,关心老人的生活 , 别让骗子乘虚而入 。
- 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向父母普及理财知识 。最重要就是风险收益比,目前市面上的一年期“无风险利率”通常在4%左右,有人许诺6%的年息就要警惕,许诺10%则多半是骗局,并且,收益与风险是对等的 , 高收益的背后一定是高风险 。
至于产品选择,可以考虑风险较低的固定收益类产品,比如国债、债券基金、大额存单、银行定期理财产品等等 , 然后再搭配一些流动性高的低风险产品,比如货币基金 。#理财大赛第三季#
如果觉得我写得好,请帮忙点个赞 , 让更多人看见,多谢!老人买理财产品多,并不是因为他们热衷理财产品 。
叫人忽悠着买的 。所有银行都会有任务,退休后的老人去存钱的比较多 。导致了老年人被忽悠着买了理财产品 。但理财产品的风险并没有完全告知 。那服务态度是真的好?。〈笠舐?nbsp;, 叔叔阿姨,还有哥哥姐姐都叫得出口 。
占小便宜心理 。利息比定期存款高 。购买还能送很多小礼品 。老人多少都爱占点小便宜,头脑一热就买了 。回去后悔也晚了 。
银行的公信力 。一般都是在银行办的,银行也跑不了,也黄不了 , 本着这一观点,很多人才买的 。
焦虑贩卖 。一年通货膨胀多少,钱贬值多少,存款的利率跑不赢 。复利、钱生钱、高收益才能让你的养老钱不贬值 。总之,怎么吓人,怎么来 。
老年人的养老钱一定要合理分配 。可以买理财,但一定不能都投理财,需要留出抗风险的资金 。子女也要和父母多沟通,才能让父母的养老钱合理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