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陆和蜈蚣的区别,像蚯蚓又像蜈蚣的红色爬虫是什么

马陆和蜈蚣的区别


马陆和蜈蚣的区别,像蚯蚓又像蜈蚣的红色爬虫是什么

马陆和蜈蚣是节肢动物中的两个分支,蜈蚣身体扁平,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大颚一对,小颚两对,躯干有15至180节不等,每一节有一对附肢 , 第一对附肢为颚足 。而马陆身体长筒形 , 除前、后端,身体各节均两个体节相愈合,每节有两对脚,口器较简单,有大颚一对及一对板状的颚唇 , 下唇已经退化 。

像蚯蚓又像蜈蚣的红色爬虫是什么

答案是;像蚯蚓又像蜈蚣的红色爬虫叫马陆 。
马陆属于无脊椎动物,倍足纲,暗褐色,背面两侧和步肢赤黄色 。头部有触角1对,大颚1对 , 小颚1对 。眼为聚眼 。
躯干近20节,第1节与头部愈合,第2~4节各有1对步足和1对气孔,自第5节开始 , 各有2对步足和2对气孔 。一般在第5、7、9、10、12、13、15~19节两侧各有臭腺孔1对 。

蚰蚓和蜈蚣很像是什么

蚰蚓和蜈蚣很像是马陆 。
马陆是一种节肢动物,身体呈长筒形,除前、后端,身体各节均有两个体节相愈合,看起来每节有两对脚,口器有大颚一对及一对板状的颚唇,下唇已经退化 , 一般刚孵化出来的幼虫只有六对脚,每脱一次皮足数就会增加 。其体节上有臭腺,能分泌出一种气味超级难闻的有毒臭液,一般家禽、鸟类等都不敢啄它,且人类若误食马陆会导致口唇过敏性水肿等 。

跟蜈蚣一样的多脚虫叫什么

蚰蜒:
蚰蜒俗称“ 钱串子”,“ 千足虫”,有的地方称“ 香油虫”,古时称“ 草鞋虫”。现今的蚰蜒节肢动物门多足纲唇足亚纲蚰蜒目蚰蜒科 。在同一目下只蚰蜒一种动物,与蚰蜒血缘关系较近的是同属于唇足纲的蜈蚣和马陆 。蚰蜒呈黄灰色 , 最明显的特征是有15对步足 。

甲壳纲与节肢动物的区别

前者是后者的一种 。
节肢动物门分为5个纲 。
1、甲壳纲:胸部与体节愈合,有坚硬的头胸甲,触角两对 , 大多水生,如虾、螃蟹、潮虫 。
2、蛛形纲:由头胸部和腹部组成,无触角,头胸部有附肢6对,第一对为鳌肢,第二对为角须,后4对为步足 , 大多在陆上生活,如蜘蛛、蝎子、蜱、螨 。
3、肢口纲:大型、有腮、水生,分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长有头胸甲,腹部长有尾刺,如鲎(hou) 。
4、多足纲:身体分头和躯干两部分,触角一对,单眼数个,躯干较长,由多个体节组成,如马陆、蜈蚣 。
5、昆虫纲:成虫分头、胸、腹三部分 , 有口器,触角一对 , 胸部有足2对,腹部无足,体表有几丁质的外骨骼 。

马陆虫和蜈蚣的区别

马陆和蜈蚣是节肢动物中的两个分支,蜈蚣身体扁平,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大颚一对,小颚两对,躯干有15至180节不等 , 每一节有一对附肢,第一对附肢为颚足 。而马陆身体长筒形,除前、后端,身体各节均两个体节相愈合 , 每节有两对脚,口器较简单 , 有大颚一对及一对板状的颚唇,下唇已经退化 。

马陆和蜈蚣的区别,像蚯蚓又像蜈蚣的红色爬虫是什么

马陆和蜈蚣是节肢动物中的两个分支,蜈蚣身体扁平,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大颚一对,小颚两对,躯干有15至180节不等 , 每一节有一对附肢,第一对附肢为颚足 。而马陆身体长筒形,除前、后端,身体各节均两个体节相愈合,每节有两对脚,口器较简单 , 有大颚一对及一对板状的颚唇,下唇已经退化 。

蚰蜒和蜈蚣的区别是什么


特点不同:蜈蚣的身体呈扁平长条形,全身一般由22个环节组成,最后一节略细小,头部两节呈暗红色,有触角及毒钩各1对 , 脚呈钩状,较为锐利 , 钩端有毒腺口,能排出毒液 。马陆(千足虫)的背面两侧和步肢为赤黄色 , 头部有触角1对,头节无足 , 含触角、单眼及大、小腭各1对 。
蜈蚣属于野生保护动物(三有动物),保护野生动物从自身做起,拒绝买卖野生动物制品,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

马陆和蜈蚣的区别,像蚯蚓又像蜈蚣的红色爬虫是什么


蜈蚣的特点
蜈蚣 , 又名百脚、天龙 。在古书《广雅》上称为“吴公” 。蜈蚣头部之腹面有肢一对,上有毒钩,毒钩末端有毒腺开口 , 能排出类似蜂毒的毒汁,是用来毒杀小动物和抵御外敌入侵的武器 。
白天它们隐藏在暗处 , 晚上出去活动,以蚯蚓、昆虫等动物为食 。蜈蚣与蛇、蝎、壁虎、蟾蜍并称“五毒”,并位居五毒首位 。
【马陆和蜈蚣的区别,像蚯蚓又像蜈蚣的红色爬虫是什么】
以上就是关于马陆和蜈蚣的区别,像蚯蚓又像蜈蚣的红色爬虫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马陆和蜈蚣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