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诗中的书指的是什么意思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夜书所见的”书“是什么意思的 , 读了全诗就知道是对秋日夜景的描绘,这个”书“自然就是书写、记录的意思了 。
萧萧梧叶送寒声:秋天的时候梧桐树叶半青半黄、欲落不落 。被风一吹,萧萧瑟瑟,不用出去感受,就知道秋寒已到了 。

夜书所见诗中的书指的是什么意思

江上秋风动客情:秋风扫过江面,远行的游客见了,触景生情,不免思绪纷繁 。
知有儿童挑促织:世上最无忧无虑的就是孩童时代,没有成年人的俗情羁糜和脚步羁绊,总是那么天真快乐 , 夜静更深了,还有一个小孩在那里挑逗蛐蛐玩 。这里的儿童和上一句的”客“,不同的心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夜书所见诗中的书指的是什么意思

夜深篱落一灯明:已经很晚了,院子的篱笆门关上也该安歇了 。还有一盏灯亮着,也不知是什么人因为什么事难以眠 。
全诗如下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 江上秋风动客情 。
【夜书所见诗中的书指的是什么意思】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
书,信也!在这一首诗里指的写信 , 而不是泛泛的书写和记录之意 。他是区别不同情形的 。
比如韩退之“夜书细字缀语言 , 两目眵昏头雪白”,此处的“夜书”指的是公文
比如秦少游“懒读夜书搔短发,隔垣时听卖饧箫 。”此处的“夜书”指的是晚上读的书
比如王禹玉“夜书劳玉几,夕驾促金凫 。”此处的夜书指的是“奏折”类的公文
比如张文潜“医教治嗽停朝饮,目为方眠废夜书 。”此处的“夜书”指的是在晚上读书
比如杨诚斋“夜书细字灯前月,朝茹寒虀瓮中雪 。”指的是“晚上”书写的行为
如果说理解这首诗
首句纯粹写景写实,仅用萧萧二字便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却不说忧伤的原因 。第二句又是递进用法 , 从视觉,听觉,感觉上强化出“睹物思情”之感 。然后情不自禁地写起家信 。紧接着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来强深了思情之情,就是用儿童晚上斗蟋蟀表现出的无忧无虑和自己的深深思乡进行反衬 。再用夜晚的灯光进行铺陈 , 把思乡之情拔高了一倍有余 。这种对比方法在古诗中很是常见,杜公不也有一首“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么?
夜书所见诗中的书指的是什么意思

***/m/69189082《 夜书所见》
书字,又通“著”,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为:”著于竹帛谓之书” 。
《释言-释书契》释为:“书 , 亦言著也 。著之简纸永不灭也 。”
《广雅-释言》注解:“书 , 记也 。”
现在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夜书所见》这首诗 。(可观听笔者的视频诵读)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做的七言古诗 。诗的前两句是水墨丹青似的描写忧伤的秋景,借落叶纷飞,秋风萧瑟,寒意袭人烘托出游子的漂泊流浪,孤寂的凄凉心境 。
诗的后两句笔锋回转,描写江边儿童挑灯夜捉蟋蟀的颇具童趣的情景,表面写欢愉更反衬出诗人心底无限的悲凉: 客居他乡,思念故乡,描写儿童的趣味,思绪已飘回旧时童年,借片刻恍惚的欢乐以宽慰现实的孤寂无奈 。
从诗的意境来看,这首诗既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又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
可见《夜书所见》这个题目中的书字的意思分为两个层次:
表面字义就是将所见所思记在纸上 , 
深层次的字义就是诗人对纸倾诉衷肠,以笔墨为友 , 诗词相伴 , 挥笔在绵绵宣纸上娓娓道来,此夜此情此情一挥而就,诗人的愁肠乡情跃然纸上 , 就是这一书,使诗人的乡情怀流传千古,永不磨灭 。这就是诗人选用书字的用意 。
夜书所见诗中的书指的是什么意思


夜书所见诗中的书指的是什么意思


夜书所见诗中的书指的是什么意思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