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应该分2个部分来解答 。第一个问题看似很简单,但若没有地理方位感,也是不好理解的 。第二个问题看从复杂 , 很不好把握,但如果找准了切入点 , 却很好谈,也很好理解 。
先说第一个问题:大別山在哪?
如果你会看地图,有地理方位感 , 我只需给你提供一张地图,写出一句话,你就明白了 。请看下图:

大别山在哪?应该一目了然了吧!大别山就在鄂、豫、皖三省的交界处 。
如果你没有地理方位感,也不懂地图 。那我就再需要再多费一点口舌了 。
大別山在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三省交界处,面积巨大,空间广阔 , 包含有30多个县市在内,其中湖北省有孝感、大悟、黄陂、红安、麻城、罗田、新州、黄冈、团凤、浠水、英山、黄梅、蕲春等属于大别山 , 安徽省有六安、霍山、金寨、岳西、潜山、宿松、舒城、桐城、怀宁等属于大别山,河南省有信阳、罗山、商城、光山、潢川等属于大别山 。如下表所示 。

具体市县的分布,也可以参考下面这幅地图:

第二个问题:大别山有什么历史?
大别山的历史很丰富,也很悠久,可谈的切入点也很多 。但我只想从红色革命的这个角度来谈 。因为我长期关注 。
简单地说,在革命战争年代,这里的老百姓在党的领导下,先后发动黄麻起义、商南地义、皖西起义、请水寨起义等农民起义 , 创建了红31师、红32师、红33师、红34师等红军部队 , 进而发展整编为红四方面军 , 成功创建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也称为大別山革命根剧地 。

红四方面军反第四次围剿失败,被迫离开大别山后 。大别山红旗不倒,又相继创建了徐海东、吴焕先等领导的红25军 , 高敬亭领导的红28军 。

抗日战争爆发后 , 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也长期战斗在这里 , 高敬亭领导的新四军第四支队,也曾战斗在大别山的皖中地区 。解放战争时期更不用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惊天地泣鬼神 , 给解放战争带来重大转机 。


麻城的乘马岗镇,则是著名的将军镇 。当地有这样的说法:“三条半枪闹革命,26将出乘马 。”

大别山在湖北,河南 , 安徽的三省交界之处

主要是三个省涉及到35个县 。
大别山,名字就与众不同,大别于其他的山 。
同时,相传汉武帝祀古南岳天柱山时,经过大别山 , 当他登上了大别山主峰后,观赏了南北二侧的景色不禁感叹道:“山之南山花烂漫 , 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之大果别于他山也!”而随行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记录之,于是大别山由此名声大振 。

其实,大别山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渊源 。大别山山脉连绵数百里,处在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分割线上,同时也是长江和淮河的分水岭 。山北的水流注入淮河,山南的水注入长江 。
【大别山的起点和终点在哪 大别山在哪?有什么历史吗】
同时,大别山特殊的地理位置 , 西可攻武汉,东可袭南京,同时大别山群山纵横,易守难攻 。这样的地理位置,在民国时期 , 在民国时期,对民国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汉 , 具有极为重要的军事价值 。这也是当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地理前提 。

———————————————
我生于大别山,长于大别山 。
不一样的山,红色大别山发展绿色旅游之路,走在金色致富大道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