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之道的精髓 什么是经商之道

所谓的经商之道,其实就是商人获得智慧后去顺应当时环境的经商之术 。历史上没有教条的经商之策,不同环境和不同时期就有不同的经商之道 。但这里有一个大前提,不管哪个时期的商人,必须修得一种大智慧 。下面我用我的一篇谈商人智慧的国学文章来谈谈如何获得经商之道 。
商人的大智慧
(张清义谈国学智慧)
每每谈及商人,我们很自然地想起“士农工商”,并且从四种职业的排序中能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级特点,读书为先,农次之,工再次之,商人最后 。《管子》曰:“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 。”这里的“石”是柱石的意思 , 说明这四民是国家民众的主体 。
商人在当时地位低下,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有一个劣规:商人穿鞋必须一只黑 , 一只白 。商人被社会所轻视原因也是多方面的,皇权的打压应该是主要原因,因为商人财富聚多以后势力的增长有可能对皇权构成危害 。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商人的地位不仅是简单地提升,在社会中的地位可以说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 。显赫的社会地位以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商人这一群体必须修到人生的大智慧,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谈谈商人的大智慧:
一、我们先看两位睿智的古人的经商智慧 。
第一位古人: 白圭
他是战国时期人,鬼谷子的弟子 。被称为先秦商业经营思想家 。宋真宗称他为“商圣” 。
1、预测市场要精准 。
白圭的经商理念是“乐观时变”,在时变上他必须对当年的农业丰收和欠收进行预测 。他的决策指导思想:“人弃我?。?人取我予”值得我们当今商人借鉴 。以农产品为例 , 他认为凶灾之年,粮食欠收,农副产品未必减产 。他发现丰收之年粮价比农副产品价格低 , 灾年相对较高 。于是,白圭丰年买进价格低的粮食,卖出价高的农副产品 。灾年,就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预测农业是否丰收成了白圭在经商中的关键一步 。
2、贯彻决策要果断 。
白圭认为,做出决策后,不可迟疑观望,坐失良机 。《史记》中这样称赞白圭的雷厉风行的精神:“趁时若猛兽鸷鸟之发 。”
3、用人的条件:智、仁、勇、强 。
白圭要求自己的团队具有姜子牙的谋略,孙子用兵的韬略,商鞅严厉管理的制度 。同时白圭还认识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工作成果与他们的人品、德行、心理有密切关系 。所以他不靠高压和利诱,而是用“同甘共苦”的方法来激发他们内心做事的动机 。这个理念在当下也不失为一种经商大智慧 。
第二位古人:范蠡
春秋时期人,史学界公认的政治家、思想家、道学家 。被世人尊崇的称号:国师、财神、商圣、陶朱公 。下面我们只谈谈他的人生智慧 。
1、阴阳智慧 。
范蠡通过对宇宙万物的缜密观察,对社会历史的深沉反思,修到了哲理智慧 。他认为一定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 。经商也是如此 。许多问题都有“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的特点 。
范蠡到了齐国,齐王聘他做宰相 。范蠡感到:“居家致千金,居官致卿相 。”这是“布衣之极”,于是感到福祸相随 , 有了不祥预感,立即逃离齐国,到了陶地 。
2、让货等人,运用待乏贸易的智慧 。
所谓待乏贸易 , 就是“夏则资皮 ,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就是让货等人 , 不要人等货 。要准备别人没有的或想不到的,占据市场优势 。
3、范蠡的“就地之利”体现了选择的智慧 。
范蠡把经商之地选址为“陶”,可谓独具慧眼 。经过他认真研究,感到在“陶”地经商 , 定会财源滚滚 。因为此地被司马迁誉为“天下之中”,是交通要塞之地 。也是春秋时期的大都会,来历非浅 。传说尧在此居住过,舜在此地制作陶器 。并且此地距楚、晋、越国都不远 ,正所谓“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 。经过一番努力,果然如范蠡所料,他挣得盆满钵满,成了巨富 。
4、不争的智慧 。
范蠡不争名利 。他信奉道家理论 , “不争而善胜”,“夫唯不争,故无忧” 。他不与社会争,取之于社会,还之于社会 。《史记》说范蠡:“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 。”他“三聚三散”的事迹闻名天下 。《史记》记载范蠡:“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 。”意思是说范蠡经商十九年当中三次盈利达到千金,三次把钱财接济贫穷朋友和困难兄弟 。真可谓是“富好行其德”的楷模 。
5、体察细节的智慧 。
范蠡运用《易经》观卦的智慧,对社会审时度势,对人情细微观察 , 在政治、军事、经商各个方面都卓有成效 。
观卦的《象传》里讲:风从地面上刮过 , 经过山川和河流 , 这就是观察、深入的方式 。
试看范蠡的一个事例,最能体现出他体察细节的大智慧:范蠡帮越王勾践复国后,一次君臣设宴庆功,群臣皆乐,范蠡观察到唯独勾践面无喜色,于是他对越王这个人有了重新认识:越王为争国土,不惜群臣之死,而今如愿以偿,便不想归功于臣下 。从此判断出越王可以共患难,但不可以共富贵 。他断定越王要杀功臣 , 于是急流勇退,放弃了荣华富贵,果断地离开了越王 。
二、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 , 商人的类型分时期的出现了:草商、儒商、哲商、禅商四类群体 。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商人的地位在整个社会中可谓举足轻重,但不同时期的商人根据不同的社会资源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了作用 。农耕时代,土地和农产品成为经济主体 , 占有土地,拥有大量的农产品成了商人追求的人生目标 。工业革命来到后,厂房和机器成了商人占领市场的有效资源 。科学技术发展后,知识产权、申请专利成了商人角逐的目标 。当今,网络资源和网络平台成了商人获利的主要工具 。下面我们根据经济发展的历程谈谈不同时期商人所拥有的智慧:
1、草商 。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一批商人和企业管理者,如河北的马胜利等,他们可以被称为“草根企业家”,富有冒险和实干精神 , 是商业丛林中的“土狼”,他们“敏于行,讷于言,拙于思 。”不重视学习,没有考虑企业后续发展问题 , 更没有基业长青的理念 。
2、儒商 。
儒商是草商的华丽转身 。他是“儒”和“商”的结合体 。儒在这里内涵是道德和才智 。商是指财富和成功 。儒商的代表人物:联想总裁柳传志、海尔总裁张瑞敏等,他们注重个人修养,文化素质很高 , 有救世济民的责任感 。他们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作为企业的人文精神 。在管理方面,把儒家思想和领导力进行了对接 。中国的领导力思想,包括历代皇家对国家的统治,一直沿用:外用儒术,内用黄老之术 。但是,从事物都有两方面这个角度来看,在管理方面儒家有明显的短处,那就是:能上不能下 , 缺乏一种掌控 。
3、哲商 。
哲学家不一定是成功的企业家,但成功的企业家必须要有哲学家的洞察力和思维能力 。那么哲商就是这样一个群体 , 他们的企业管理和事业的成功完全依赖于一种对企业智慧地把控,这种智慧就是以道御术,也就是把规律、道义、和规则与领导力对接 。代表人物有华为总裁任正非和日本松下总裁松下幸之助 。松下幸之助创建企业文化的内涵就是:松下最好的产品不是电器 , 而是人 。要把电器做得像水一样便宜,水一样珍贵 。
4、禅商 。
谈到禅商,不得不谈宗教智慧 。世界各地宗教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管理思想千百年来一成不变,但他们的宗教事业都是愈来愈繁盛 。商人如果能参透宗教智慧里面的禅机 , 就具备了做禅商的基本条件 。
宗教智慧的核心是让信众有一种至高无上的思想解脱,并且对人的精神和境界苦心经营 。所以我们观察到信仰宗教的人大都得到了一种祥和、静谧、健康的快乐生活 。
禅商如果运用宗教智慧来达到功成,就要注意做到下面几点:让自己和员工都要把从事的职业当做事业来做,因为中国不缺企业家,缺得是事业家 。禅商不是为生意而做 , 而是为生命而做 。每一个禅商都要关注生命质量的和谐提升 。把生命成长作为一切的核心,把事业当成渡人的平台,把金钱当成利人的工具 。在企业管理方面一定要把信仰和企业结合,让每一个员工既有责任感 ,又要有使命感 。
当今社会禅商的代表人物有中国的马云和日本的稻盛和夫 。马云主张用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智慧来规划中国企业发展的路径 。稻盛和夫的“敬天爱人”的理念解决了企业员工的精神境界 。
我们经常说 , 做事情关键不是靠方法,因为方法一旦用错了 , 方法用得越多,偏离目标就会越远 。那么解决问题关键靠什么?我们文章的标题解答了 。是的,要用大智慧 。因此商人在经商过程中都应该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精神境界,另一个是经商的大智慧 。精神境界的解决就是经商的发心,不要一心想发财,应该想为什么发财,发财后做什么 。经商大智慧的解决就只能靠四个字:个人修为 。
【经商之道的精髓 什么是经商之道】
小财靠勤 , 中财靠德,大财靠命 。我邻居前几年跟着别人干氩弧焊,一天280块,当时已经是高工资啦,他还是感觉挣的少,家里媳妇看着俩孩子,还有俩个老人 。跟别人做啦一年,他就跟家里人商量自己干,家里人都不支持 , 他的亲戚朋友都说风凉话“一天280 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到时候赔个底朝天,可别来我们这借钱”他的老师听说啦 , 专门来到他家,让他好好跟着他干,别想不着边际的事 , 自己都快40的人啦,瞎折腾什么!家人的不理解,亲戚的嘲讽 , 让他身心俱疲, 。过完年他跟着老师出去啦也就是一个月 , 就跑回家和家里人商量,还是不支持 , 他就软磨硬泡的和他媳妇商量,瞒着俩老人,把房子抵押,贷款啦几十万,自己在南方做厨具 , 不出半年就把贷款还完 , 亲戚朋友们都开始趋炎附势,不怎么亲近的亲戚朋友也开始和他家走动 。现在他一年能挣个100万,就像他说的“想做好什么生意,你得先了解这一行,不能盲目的干”看准就得干,就算是陪啦!也不能给自己留遗憾: 自己经商一定有强大的内心 , 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那个先来,还是这句 小财靠勤,中财靠德,大财靠命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