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是指倒数第二个节目 。
压轴一词的由来和北京老戏班的传统有关 。京剧中,一场戏如果有五出的话,第一出叫做「开锣戏」 。第二出、第三出则称为「早轴」和「中轴」 , 第四出也就是倒数第二出,称为「压轴」 。最后一出称作「大轴」 。
据上海辞书出版du社出版的《辞海》(缩印本·1989年版)称:“压轴是戏曲术语 。指一台折子戏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剧目 。由于最末一个剧目称大轴而得名 。”
“压轴”原本是戏曲名词,指一场折子戏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 。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压轴戏”,但压轴也是人们知识的一个盲区 。“压轴”本意是指倒数第二个节目,而不是人们常说的倒数第一个,倒数第一个节目称“压台” 。
压轴,演压轴戏一般都是戏班挂头牌的主要演员 。最后一出则称“送客戏”,亦称“大轴” 。因一场戏五、六小时过长,观众不等终场即离座,因此戏班常把剧目的重点放在压轴戏上 。最后一出则安排演些技术性强的小型武打戏或趣味性浓的玩笑戏,让观众在这无足轻重的演出中逐渐散去,故称“送客戏” 。
旧时许多看戏的行家以及达官贵人,看到「大轴」开演 , 就起身离开了 。所以最末的一出戏 , 又叫做「送客戏」 。
【戏曲节目中,压轴是指第几场节目啊】
为了让观众离场前看到最精彩的演出,戏班总是把剧目的重点放在倒数第二个,真正好戏乃倒数第二出的「压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