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是谁的陵墓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孝慈高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 。明孝陵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 , 南临梅花山,位于钟山风景名胜区内,占地面积达170余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

扩展资料:
明孝陵处于山清水秀的环境之中,周围山势跌宕起伏,山环水绕 , 人文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 。陵园规模宏大,格局严谨 。孝陵建筑自下马坊至宝城 , 纵深2.62公里 , 陵寝主体建筑当年建有红墙围绕,周长2.25公里 。
明孝陵经历了600多年的沧桑,许多建筑物的木结构已不存在,但陵寝的格局仍保留了原本恢弘的气派,地下墓宫完好如初 。陵区内的主体建筑和石刻有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包括下马坊、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神道、石像路石刻等,都是明代建筑遗存,保持了陵墓原有建筑的真实性和空间布局的完整性 。

墓区的建筑大体分为两大部分:第一组神道部分,从下马坊起,到孝陵正门;第二组是主体部分,从正门到宝城、明楼、崇丘为止 。沿神道依次有:下马坊、禁约碑、大金门、神功圣德碑碑亭、御桥、石像路、石望柱、武将、文臣、棂星门 。过棂星门折向东北,便是进入陵园的主体部分 。这条正对独龙阜的南北轴线上依次有:金水桥、文武方门、孝陵门、孝陵殿、内红门、方城明楼、宝顶等建筑 。陵寝建筑都是按中轴线配置,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 。
明孝陵是谁的墓
南京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 。明孝陵坐落于南京市紫金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陵,南临梅花山,位于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其孝慈高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谥号孝慈皇后 , 故名孝陵 。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帝王陵寝之一 。
作为中国明皇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 , 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五百余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第一陵的美誉 。

南京钟山风景名胜区的介绍:
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 。
【明孝陵是谁的墓,明孝陵是谁的陵墓】
钟山风景区以钟山和玄武湖为中心,包括84个可供观光游览的景点,分为明孝陵景区、中山陵景区、灵谷景区、头陀岭景区和其他景点五大部分 。她蜿蜒起伏 , 宛如游龙,包括紫金山、明代城垣、玄武湖,山、湖的连接地带以及环湖的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等若干低丘和城垣、城堡 。其特点是山光与水色齐收,山、水、城、林融为一体 , 相得益彰 。
明孝陵陵宫开放吗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始建于公元1381年,1398年朱元璋安葬于此,1413年建成 。陵宫内有文武方门、东井亭、西井亭、御厨、具服殿、碑殿、东配殿、西配殿、享殿、内红门、升仙桥、明楼、宝顶等建筑 。文武方门是明孝陵陵宫的第一道门 。1998年,中山陵园管理局依照明代孝陵规制,恢复其原貌 。墙下保存一方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撰写的“特别告示牌” 。
特别告示牌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国文字撰写篆刻并保护明孝陵的告示,其内容大意为:鉴于明孝陵内御碑及附近古迹历年破坏、毁损情况严重,端方总督大人下令竖立围栏对其加以保护 。有人越栏参观或可能对前述御碑及陵区古迹造成损坏之行为,一律禁绝 。
碑殿建于清康熙年间,1699年,康熙帝三次南巡谒陵,见墙垣多倾圮,下旨“交与江苏巡抚宋牵、织造郎中曹寅会同修理”,并御书“治隆唐宋”四字,交与曹寅(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勒石制碑,以垂永久 。碑两侧是乾隆皇帝题书的御碑 。
内红门 享殿正北有一道过门,通往陵寝主魂灵所居之地,俗称阴阳门 , 也称内红门 。其将陵宫建筑分为前后两区 , 即明孝陵首次建立起“前朝后寝”的陵宫布局 。内红门原为三洞对开的双扉红门,门顶覆黄色琉璃瓦 。2006年,中山陵园管理局加以抢救性保护,恢复其原有历史形制 , 重现历史原貌 。
升仙桥,单孔,石造,桥长57.50米,宽26.60米,两侧置石雕栏杆,当年朱元璋灵柩由此过桥入葬,故名升仙桥 。桥后7.8米,既是方城 。
西配殿基址坐西面东,面阔十五开间 , 进深三开间,南北长约七十米,东西宽约十米 , 殿基纯净的粘黄土和鹅卵石分层夯实,高约两米,台基上分布着64个柱洞,还保存着重达千斤的硕大十雕柱础 。
文武方门至享殿前门之间形成第一进院落,明代东西两侧原各设一水井,并配建井亭,当年祭祀宰牲或御厨用水均汲于此二井 。
the end.
以上就是关于明孝陵是谁的墓,明孝陵是谁的陵墓的全部内容 , 以及明孝陵是谁的陵墓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