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的内涵是什么?你怎么看出来

品牌是传播的结果 。IP是品牌传播的逻辑 。
品牌传播就是要有自己IP的调性 。这是很多传统品牌的尴尬 。现在品牌传播,都打上了时代和媒体的特征 。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品牌,会有强烈的互联网特征 。
传统时代,营销界经常有品牌与销售的争论 。也就是营销界过去提出的,销量代表品牌 。有人说,品牌做好了,销售就做好了 。也有人说,销售做好了,自认就是品牌了 。也就是过去品牌的传播大都是靠传统的宣传方式,更多是通过销售建立品牌传播的口碑 。
第一种观点认为,品牌运营是可以独立于其它营销工作的,比如品牌速成观点就认为,品牌是传播的结果,认知大于事实 。
第二种观点认为,品牌是所有营销传播的结果,是企业与消费者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所有营销传播活动的最终记忆点 。绝对的销量产生绝对的品牌,品牌是通过销售传播的结果是其中一个极端的观点 。
真实的营销世界 , 既有传播速成的品牌,也有绝对销量产生的品牌,但通常情况下是互为因果 。品牌传播推动营销工作,营销传播结果又反哺品牌 。
所以,在营销话语体系中 , IP是品牌传播的逻辑 。品牌传播就是让品牌IP化 。
大多数品牌的基因,决定了它无法成为IP,特别是那些行业巨头,大众品牌 。传统品牌的传播向互联网迁移有两种做法:
一是尽可能Ip化 。就像可口可乐这类品牌,本身就是品牌与产品的统一体 , 不像互联网迁移很难找到新的传播出路 。
二是就是让品牌平台化,把新产品的传播打造成IP 。

品牌传播的内涵是什么?你怎么看出来

(完)
个人认为品牌传播分三种
1 疯狂轰炸,洗脑式植入(让人都知道)
典型案例:当年脑白金,一句广告词数年连播,人人会唱人人会说 。这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 。我相信现在大家还记得脑白金广告语“今年过节不收礼 , 收礼只收脑白金”,但没几个人能说出脑白金的功效,更别提使用效果 。
2 广告轰炸同时介绍产品 , 让品牌成为行业代名词(既让人知道又让人了解)
案例:新东方,曾几何时提到学英语,大家脑海第一反应是新东方 。大家不进知道这个品牌,甚至提到英语大家就想到新东方 。
3 真正的深入人心(知道了解后都认可)
【品牌传播的内涵是什么?你怎么看出来】
典型:海尔进入市场被接受不是因为后来的《海尔兄弟》热播,这只是锦上添花 。
早在85年籍籍无名的海尔有76台劣等货冰箱,按当时供求关系卖出去很容易正常使用问题也不大,但总裁张瑞敏当街砸掉76台冰箱 , 这一事件传遍大街小巷,让海尔在老百姓心中成了质量保障,随即被大众接受 。
我认为“品牌传播,传播的是故事” 。
品牌故事是消费者和品牌之间的“情感”切入 , 赋予品牌精神内涵,使消费者受到感染,全力激发消费者的潜在购买意识,并使消费者愿意“从一而终” 。
所以,一个真实而感人的品牌故事,一定会得到属于它的青睐者!
给大家举2个例子来说明吧:
“海尔砸冰箱”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人们在购买冰箱的时候,海尔总是能成为“质量保证”的代名词 , 这与海尔的品牌故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记得万达以前也闹过一次类似海尔砸冰箱的故事:
王健林在万达商学院开学典礼上讲述沈阳太原街万达广场建设往事时说:“我们比海尔砸冰箱的那个事例伟大多了 , 砸20几台冰箱才几个钱?。颐窃伊?50几个商铺,砸了6亿多,而且赔的不是6亿多,赔的是10亿多……”
王建林此话一出,引发网络围观 。海尔官微回应道:“还真没有好好算过在车间工人三年工资还买不来一台冰箱的1985年,张瑞敏砸的76台冰箱对当初几乎发不出工资的海尔意味着什么 。但我知道现在身为官博君的我为什么买不起房了 。”
其实“海尔砸冰箱”和“万达砸商铺”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但因为故事呈现方式的不同,情感不同,态度不同,而引来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 虽然万达砸掉好几个亿,但是并没有引起世人的共鸣 。讲故事要诉说情感,一个自以为豪情万丈的故事却有可能被消费者嗤之以鼻 。
“海尔砸冰箱”之所以能够如此深入人心,因为它具备了品牌故事尤为重要的三个因素:真实、情感、态度 。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消费者每天都在接触海量信息 。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者为品牌的传播做好功课 。好故事必然基于令人信服的严密逻辑基础之上 。
品牌传播的内涵是什么?你怎么看出来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