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其实题主已经给出了答案,我们说的“东山再起”的典故,就是谢安从隐居的会稽东山走出来,再次步入仕途的故事 。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谢安也是我们谢家历史上的骄傲 。我们从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诗“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中可以看出,在东晋时期,谢家和王家都是当时的世家大族,王家是琅琊王氏;而谢家就是谢安所代表的陈郡(今河南太康)谢氏 。
谢家世代经营豫州,升平二年(358年),谢安的大哥豫州刺史谢奕病逝 。其四弟谢万升任西中郎将、豫州刺史、假节、监司豫冀并四州诸军事,领淮南太守 。虽然谢万才能在谢家子弟中比较出众,但是,由于谢万身上沾染的世家子弟的习气较多,王羲之认为谢万没有将帅之才 , 就写信劝说当时当政的桓温,建议不要让他担任如此重要的职务,但桓温没有听从王羲之的建议 。对此 , 王羲之又写信给谢万,劝他要与士卒同甘共苦,以便将士一心 , 避免出现不可控的情况 。
少年得志的谢万,养成了目空一切的傲气,对王羲之的劝阻,也没有当一回事 。谢万所在的豫州,是东晋时抵御北方的重镇,也负担着北伐前沿的重任 。如果不能够做到对将士的完全掌控,在战场上是非常危险的 。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对此,谢安也看到了弟弟谢万的危机,因为谢万对别人的话听不进去,谢安就自己亲自前往慰问谢万的部下,并要求谢万不要在人前显得过于高傲,要与手下的将士们见面了解他们的想法 。在哥哥的一再要求下,谢万召集众将训话,指着众将说:“诸将皆劲卒 。”谢万的意思是夸赞将领们 , 但却无意之中惹的将领们不高兴了,因为他的傲气让这些身经百战的将领认为,谢万将他们当做普通士卒看了 。
升平三年(359年) , 谢万与北中郎将郗昙兵分两路,开始北伐前燕 。谢万派征虏将军刘建在马头修建新城 , 作为继续进攻的基地,他自己率部准备支援洛阳 。这时,另一路的郗昙因病退回了彭城 。谢万却以为郗昙是因前燕兵强而败退的 , 竟然下令仓促退兵,导致东晋士卒自行溃败,豫州治下许昌、颍川、谯郡、沛郡等郡县无端丢失 。在撤退的时候,谢万手下有人想杀掉他,因为谢安的缘故,刺杀没有成功 。
一个人只身逃回的谢万,被废为庶人 。谢万的免职,对陈郡谢氏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 因为世代经营的基业眼看着拱手让人了 。所以,这时候的谢家急需一个人承担支撑家族的大任 。于是,所有谢家人就将目光转向了不愿为官 , 安于隐居的谢安身上 。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谢安自小受家庭影响,在德行、学问、风度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修养,而且在小的时候就以聪明而名声在外 。在谢安四岁时,桓温的父亲桓彝见到他时 , 非常喜欢他,曾赞赏说:“这孩子风采神态清秀明达,将来不会比王东海(王承)差 。”
东晋的朝廷官员多是世家大族垄断 , 为官讲究出身 , 谢安对此颇不以为然 , 他不想借助谢家的名望去谋求官职,多次拒绝了朝廷对他的征召 。朝廷先后召他入司徒府,又授任他佐著作郎之职,都被谢安以有病为借口推辞了 。谢安就隐居在会稽的东山与王羲之等人游山玩水,与一些名士名僧交友、吟诗作文,就是不愿为官 。
后来 , 扬州刺史庾冰仰慕谢安的名声,多次邀请谢安到其属下任职,不堪其扰的谢安只得前去就任 , 可是做了不到一个月 , 谢安就辞职回去了 。后来 , 朝廷又征召他为尚书郎等职,谢安一直坚辞不就 。在多次拒绝征召后,就惹的很多人不痛快了 , 一些人就上书朝廷,建议将谢安终身禁锢,朝廷于是对谢安做出禁锢终身的决定,后来还是皇帝下诏才赦免了谢安 。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即便是这样 , 谢安依然不为所动,继续自己的隐居生活 。以致当时人说:“谢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意思说谢安不出山,我们可怎么活?但是随着谢万的免职,谢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 一时之间陈郡谢氏在一些名门望族面前有衰退的情形,为了振兴谢家,谢安决定改变自己惯有的态度,来维护自己家族的利益和声望 。
后来,谢安曾担任过侍中,又升任吏部尚书、中护军、尚书仆射,总领吏部事务,加后将军等职 。太元四年(379年),谢安在建康布防,让侄子谢玄率五万北府兵与前秦苻坚作战,四战四胜 , 全歼秦军 。次年,谢安因功被任命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 进封建昌县公 。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谢安人生最出彩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太元八年(383年) , 前秦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 。谢安东晋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军事,派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率兵八万前去抵御 。并最终以前秦大败,晋军全面胜利而告终 。
太元十年(385年),谢安病逝,终年六十六 。朝廷追赠太傅、庐陵郡公,谥号“文靖”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接连三天在朝堂上哭吊谢安,以示对谢安在世时所立功绩的表彰 。
东山再起是个成语 。按辞书上的解释: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 。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
东山是南京城附近的一座小山,东山再起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东晋时的谢安 。《晋书·谢安传》中记载:“谢安少年既有名声,屡次征辟皆不就 , 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
谢安,字安石 。东晋时代,王、谢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高门士族 。谢安的父亲曾做过太常,他本人年轻时以清淡出名,曾做过小官,由于遭受流言,一气之下,他跑到东山隐居 , 朝廷多次征召,他都推辞不就 。
此后,谢氏家族在朝为高官者多去世,他终于奉诏出山,重新入仕,人们把这称为东山再起 。再起后,谢安先是在桓温手下任司马,后来又作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和中护军等职 。桓温死后,他成为当时最重要的辅政大臣之一 。
公元383年,前秦符坚率八十万大军南下,东晋危亡之际,谢安出任统帅,指挥对前秦的战争,他以少胜多,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东晋转危为安,而前秦则因此瓦解 。
战后,谢安功高震主,遭到皇帝猜忌,于是外放广陵避祸 。385年,谢安病逝 , 朝廷追赠太傅、庐陵郡公,谥文靖 。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谁 东山再起的主人公是谁】
顺便说,谢安也是李白最佩服的历史人物,他曾在诗中多次表达对谢安的仰慕 , 并常以谢安自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