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是什么

“退避三舍” ,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
原文:
“及楚,楚子享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生焉,其波及晋国者 , 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弥,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子玉请杀之 。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 。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 。”乃送诸秦 。
译文:
晋公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盛情款待 。酒席间,楚成王说:“如果公子回到了晋国 , 用什么来答我呀?”
重耳解答:“俊男美女,珍宝丝绸,您这里都有 。珍禽异兽,象牙虎皮,您这里盛产 。那些波及到晋国的东西,都是您这里用不完而多余的东西 , 我真不知道拿什么来报答您 。”
楚成王说:“既使是这样 , 你也得用什么来报答我呀 。”
重耳解答说:“如果托您的福 , 我回到了晋国 。晋楚两国在中原发生了战争,我就首先率军退避三舍 。如果这样,还得不到您的认可,那我就只好左手拿着鞭子和弓梢 , 右手扶着袋中的箭支,跟您周旋了 。”
楚大将子玉要求杀了晋公子重耳 。楚成王说:“晋公子志向远大而节俭,文雅而有礼貌 。他的随从恭谨而宽厚,忠诚而能尽力 。现任的晋候没有亲近之人,里里外外都怨恨他 。我听说姬姓中的唐叔之后,是衰落最迟的,这个振兴的接任者,恐怕就是公子重耳吧 。老天让他兴,谁能废了他?违背天意,必然会遭来大祸的报应 。”于是,就把公子重耳送回了晋国 。
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 , 三舍九十里,后退避让九十里 。
公元前623年 , 晋楚城濮大战 。晋文公退避三舍90里,道义上实践了承诺,提升了人品;知恩图报,站到了礼仪的巅峰 。而在实战中,晋对楚卑而骄之,怒而挠之,使楚军误判而产生了骄横,骄兵必败 。
退避三舍是城濮大战中的关键谋略 。而城濮大战,一战成就了晋文公的霸主人生 。

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是什么

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是什么

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是什么

“退避三舍”这个成语,见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晋楚城濮之战》 。
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是什么

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对《晋楚城濮之战(僖公二十八年)》的“解题”是这样的:
“春秋初期 , 南方的楚国逐渐向北推进,使北方的诸侯受到威胁 。齐桓公虽然做了诸侯领袖,也只能叫楚国参加盟约,并不能使它屈服 。稍后,北方的晋国渐渐成为强国;晋文公重耳取得政权后,励精图治,国势更加强盛 , 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和日益强大的楚国争夺诸侯的领导权 。城濮(卫国的地名,在今山东省范县西南一带)之战是晋、楚争霸的第一次战役 。”
【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是什么】
读了这个“解题”,也就对晋楚城濮之战的背景有了大致的了解 。
题主所说的“退避三舍”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次战役中 。书中这样写道:
公说 , 乃拘宛春于卫,且私许复曹、卫 。曹、卫告绝于楚 。子玉怒,从晋师,晋师退 。
军吏曰:‘以君辟臣,辱也 。且楚师老矣,何故退?’
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 。背惠食言以亢其仇,我曲楚直 。其众素饱,不可谓老 。我退而楚还,我将何求?若其不还,君退臣犯 , 曲在彼矣 。”
退三舍 , 楚众欲止,子玉不可 。
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是什么

译成现代汉语,大意就是:
晋文公很高兴 , 就把楚国大夫宛春拘押在卫国,且私下答应恢复曹国、卫国的利益 。曹国和卫国和楚国断绝了关系 。楚国的统帅子玉大怒 , 进逼晋军 , 晋军向后退让 。
军佐说:“君王躲避臣子(指晋文公躲避子玉) , 是羞耻的事情 。并且楚军的士气不振,为什么退让呢?”
子犯(晋国大夫、晋文公的母舅狐偃)解答说:“军事行动,正义所在的就气壮,正义不在的就气衰,哪里在于军队在外的久暂呢?没有楚国的支持,我们就不会有今天(在晋文公逃亡到楚国的时候,得到过楚国的接待和支援),我们主动‘退避三舍’(“三舍” , 三个三十里 。古代行军 , 三十里为“一舍”),就是为了报答楚国对我们的好处 。用背惠食言的做法来抵御敌人,我们理屈楚国理直 。楚国的军队从来就不缺粮 , 不可以说他们士气不振 。我们后退,楚军退还了,我们还求什么呢?若他们不退还,君王退让 , 臣子进犯,理曲的一方就在楚国了 。”
晋军退避三舍,楚国多数的人想停止进攻,子玉不答应 。
最后的结局是:晋胜而楚败 。
从引文中可以看出,子犯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从他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
在问答结束之际,把《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退避三舍”的完整注释引用如下 , 以进一步加深对“退避三舍”这个成语的理解 。
“退避三舍”:春秋时 , 晋国同楚国在城濮(在今山东鄄城西南)作战,晋文公遵守以前的诺言,把军队撤退九十里(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后泛指对人让步 , 不与相争 。
成语退避三舍的由来是什么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