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十八岁的称呼,古代十八岁女子称叫什么

古代女子十八岁的称呼

女子十八岁在古代称为“二九年华”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有“二八年华”之说,是说女孩子到了16岁就完全成人,到了风华正茂 , 最漂亮最完美的时候 。所以,以此类推“二九年华”的意思就是说,女孩子到了18岁 。
在古代,有些年龄称谓是根据生理特征来命名的 , 比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 。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或“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 。
古代女子十八岁的称呼,古代十八岁女子称叫什么

女子十二岁为金钗之年,十三四岁称作豆蔻 。因为豆蔻为一种初夏时节才会开花的植物,因此比喻还未成年的少年 , 故称此时的少年为“豆蔻年华” 。女子在十五岁称及笄,因为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要将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 。而笄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 。女子二十岁称为桃李年华,二十四岁为花信年华 。

古代十八岁女子称叫什么

古代把十八岁的女子称作二九年华 。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古代女子十八岁的称呼,古代十八岁女子称叫什么

扩展资料:
称谓来历
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 。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 。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阅读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 。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 , 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 。或叫“鲐背” , 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 。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 , 故又称“冻梨” 。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 。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 。

女子18岁年龄雅称

女子十八岁的雅称:
1.二九年华 。
【古代女子十八岁的称呼,古代十八岁女子称叫什么】
“二九”,女子18岁可称“二九” 。《初刻拍案惊奇》:“韩子文……年过二九,尚未有亲 。”本来男女皆可用 , 但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
2.待年 。
18岁的女生用古文叫“待年” 。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或“待字闺中” 。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会把头发梳起,插上簪子,表示已到出嫁年岁 。女子可以出嫁又尚未出嫁叫“待字闺中” 。
古代女子十八岁的称呼,古代十八岁女子称叫什么

对女子的称呼:
1.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 , 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
2.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 。”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
3.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 。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
4.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

男女年龄雅称有哪些

18岁男子年龄雅称为“舞象之年” 。舞象之年是男子15岁-20岁时期的称谓,在古代,是可以上战场的年龄,“舞象”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男子18岁时可以称之为“舞象之年” 。
女子十八岁的雅称:二九年华 。古代女子到16岁叫破瓜年华、碧玉年华,到了20岁叫桃李年华,女子24岁叫花信年华 。
古代女子十八岁的称呼,古代十八岁女子称叫什么

古代各类年龄的雅称:
1、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
2、初度:周岁 。
3、生?。河啄?。“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
4、总角:童年时代 。
5、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 。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 。隋代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 , 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 。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发展语义为无知的年轻人 。用以讥讽他人年幼无知,亦作“黄颔小儿,黄口小儿 , 黄口小雀 。”
6、幼学:10岁 。《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
7、金钗之年:女孩12岁 。
8、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
9、舞夕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
10、及笄:年满十五岁的女子 。
11、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12、束发:男子十五岁 。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
13、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
以上就是关于古代女子十八岁的称呼,古代十八岁女子称叫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古代女子十八岁的称呼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