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 。凤凰有着初浴的清新肤色,我在这一时刻与之相遇,无法不动心 。

沱江是凤凰妩媚的眼波,色清如玉,碎光清泠泠 。可并非一览无物,油油的浓密水草像水妖的发,飘得极其袅娜,仿佛随时会浮出水面,伸出翡翠色纤长的手指,缠绕上过路人的足踝 。从江中矮矮的跳岩上来去,步履生涩 , 却回回有惊无险,水草一味妖娆地隐伏水中,纤丝毕现 , 安静驯顺 。
沱江两岸,各有一带清素的青瓦灰墙与婉转的青石板小巷 , 相伴逶迤 , 向一叠叠翠山偎去……
凤凰,乍见之下,是种令人暗自生叹的纯乎天然之美 。清素 , 又妩媚 。这便是凤凰与众不同的味道 。不事风情处的风情 。
门扉似掩非掩,陌生的来客一不小心便走进了镇子深处 。当年依着沱江塑形、穿镇而过的两条官道 , 像极斑斓的河 。川流不息的人 , 流动着,来与去,神情一律舒散 。城小得很,时日便显出悠长 。官道两厢 , 青瓦灰墙的店铺比连,浅浅的门脸里,挂了种种出奇绚烂的事物 。正值午间 , 水情澎湃得最盛 。我逆着拥塞的河道而上 , 寻找在凤凰的栖地 。
店家姓王,极慈善的一个中年女人 。她细细嘱我如何辨别凤凰街头物品的真假,如何寻到凤凰最独特正宗的小吃,如何省时省钱游遍凤凰,如何最精到地带回对凤凰的念想 。夜航的小船,便是她帮着找的 。
一年前,朋友来过凤凰,直感叹这里民风淳朴,物价低廉,整个小镇仿佛敞开胸襟、心无芥蒂地迎来送往 。一年后,我来到凤凰 , 旅游通票涨到了令人咋舌的高度,许多囊中羞涩的学生,慕名而来,却只能望门兴叹 。
仅仅几个月前,凤凰被一个外地开发商承包,现代市场运行模式入主边城凤凰 。本质朴素的凤凰,人为地“金贵”起来 。昂贵的门票自然于凤凰本地经济有益,可女店主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告诉我,许多土生土长的凤凰人并不认可这种做法,凤凰的人情味仿佛在许多层面稀薄了 。
夜航船是凤凰人自己操橹,属违规操作 。景区管理的船只,统一在傍晚收缆 。寂静起来的沱江就留给了夜航船 。与昂贵的旅游通票相比,夜航船的价钱便宜得不由人不动心 。于是,一方方轻巧的墨影 , 就在沱江两岸的明灭灯火中,轻盈穿梭来往 。
夜色四笼后,女店主将我们引到一处浅滩,早有尖头翘尾的木船等候 。船上已有一群语声喋喋的学生 。脱去了白日里的喧嚣,沱江幽幽地在灯影月色中流淌,微光四处闪烁 , 水声清澈如诉,别有一种妖娆动人 。
身后的学生一刻不停嘴地感叹,仿佛凤凰夜色的一点一滴,滴落在他们心头,都会溅起圈圈涟漪 。我被涟漪轻漾,被绵软的夜风轻拂,凤凰的人间灯火就在不远 , 却隔世般被不知疲惫的沱江冲刷去了几分真实感,有了梦的成色 。让人不免怀想 , 吊脚楼上的灯光,是否还照着眉毛扯得极细的轻歌女子;暗暗的灯影里,是否还卧着心酥腰软起早还得赶路的旅人;某个店铺里,斜斜的灯晕中,是否还坐着那个名叫翠翠、曾让两个乳臭未干的半大小伙心动的扯白棉绳女孩;背街的青石板小巷,烟色月华中,是否还响着一个离家思乡者寂寞的足音……
船 , 擦着一根根吊脚楼的脚柱过去 。虹桥通体透亮,玉似的温润暖黄,近了,又远了 。
年纪不轻的老船夫悠闲地撑着瘦篙,水静处,蹲下来闲闲地咂烟,红红的烟头时不时斜身一闪 。对面有船过来,老船夫用本地话热切地招呼一声,两只船擦身而过 。前面就是急滩啰,你们坐稳点 。老船夫在船帮上掐灭烟头 , 直起身来握稳了篙 。船尾的船夫再叮嘱一声,一滩长长的白浪已横亘在沱江中 。
水兴奋起来,哗哗地向着滩头冲去 。心也悬提起来 。忽然,船身仿佛被一只有力的手一挫一送,只听轰隆一声,伴着众人不由自主尖叫,船头撕破白浪 , 浪的碎片,点点冰凉的珠串,飞溅而起,落在众人的身上、发上 。老船夫双脚一前一后 , 稳稳地立在船头,回头看看我们这一船大惊小怪的游客,在夜墨蓝的底色上展开一个无声的笑容,皱纹里藏了碎光 。
前面还有更大的滩啰,不过滩太大,得下人啰 。老船夫的一席话,引得学生又是一阵惊动 。我听出来是两男三女,静夜里,看不清面容,只从说话就能辨出性格各异 。有的稚气未脱,有的稳沉少言,有的文秀,有的泼辣,有的内敛 。他们开始说到沈从文,一个与凤凰有着血脉联系的名字 。许多人来到凤凰便是为了这个名字 。
镇子中心想必已过了 。大片的黑里,灯火只剩星星点点,两岸愈显空寂幽深,黑黝黝的山影叠映耸峙,树影已分不出彼此 。听说沈从文就在镇后某一座山的山腰,镇日听着沱江不息的涛声,安眠 。
老船夫将手指向远远的黑暗深处,说:那里,听涛山上,沿着镇上的官道一直往下走 , 路边有指示牌 。船上,霎时静了 , 都不言声 。水声,山影,不知所归的一腔情绪,都在夜的幕布上淡淡化开 。转眼 , 一段平静的水面过去,又一道白滩隐约可见,水声也壮了几分 。情绪重又激昂起来,将男同胞悉数请下船,我们继续朝着淙淙白浪奔去……
哭声在我回房后 , 伴着一阵青石板上急溅起的足音,贴着窗根下由远而近 , 又由近而远 。
扑到窗前去看 , 只觉跳岩上有隐隐约约的哭声,起起伏伏过了沱江 。那哭声 , 在夜里隐忍又清晰得让人倏然惊心 。不知哭声背后 , 连着怎样悲情的人间故事 。
直到第二天 , 才从女店主那儿得到答案 。昨夜,一只夜航船在我们上岸不久 , 就翻在最急的滩头,老船夫被篙弹起落水,夜黑水深 , 伤情不容乐观 。女店主告诉我 , 这事,在凤凰寻常得不足以让人大惊小怪 。可亲人的哭声,照样凄切得让人动容 。
相似的情节,仿佛在书中见过 。哦,沈从文的《湘行散记》 。那些写给“三三”的烫人字句 。一只覆棚的摇橹小船 。美妙的橹歌 。缆子湾、鸭窠围、青浪滩 。落水的小水手……到凤凰的念头,就是从那些文字间升起 。心 , 一度随着七十多年前的那个人 , 逆着沅水,上过一个又一个湍急的险滩 。
看似平静的沱江,竟也暗藏着凶险;看似静柔的水面,竟也暗隐着锋利 。仿佛从这一刻,我才真正进入凤凰的内心,真正读懂凤凰 。何以一个青山秀水、翠色沾襟的地方,历史上却匪事不断,岁月峥嵘 。何以那些看似木讷朴拙、脚踩草鞋的人,义气、敦厚之外 , 也有着粗莽、凶悍的血性、霸气与韧劲 。
这就是凤凰,草根野茎似的凤凰,让沈从文在离开后一直魂牵梦萦的凤凰 。这就是凤凰人,文弱的外表下,“亦慈亦让”的心性里,却有着“不折不从”的魂 。
山多水多滩也多的湘西,山水天成,美得如湘西女子慑人心魂的歌声,也险恶如杀人不露声色的湘西汉子衣袖中随时会抽出的刀 。比如凤凰 。
凤凰 , 若是山高水长的湘西酝酿的一个妩媚句子;沈从文 , 便是清流叠翠的凤凰孕育的一个峭拔词汇 。自然地,来到凤凰,便绕不开那扇朱漆的门 。
几日来,雨意一直低伏,洇得青石板巷均浮在脆薄的潮湿中,满身清亮润滑,殷殷地反射着水色天光 。凤凰人家,多是原木的窄门 , 外扣两页起半腰的中门 , 至多只涂了层清漆,早为岁月模糊了容颜 。门后一律黑幽幽,仿佛一旦推门而入,便会失足坠入时光的深处 , 回到不知何年何月 。
这扇门,却裹了深沉的朱红 , 停在一条窄巷的半腰 。青石板路熟门熟路地,径直将我领到它的面前 。再往前五十米 , 是一家老字号的姜糖店,工笔绘就的古代仕女图遮了半壁墙 。辛甜拙辣的气息,沿着湿漉漉的青石板袭过来,拐个弯 , 滑入了这扇门 。我便裹了这气息迫不及待地抬手敲门 , 叩门声是一张细薄的门票 。走进去,就见满目熙攘的客,转了一回环,独缺了离家的主人 。
八九间屋子无端地暗着,仿佛主人离开时随手熄了灯,来者都是客 , 自然寻不着开关的隐秘处 。还有空,每间屋子都盛了满满实在的空 。几式零星家具,让幽暗更显稠密 , 却稳稳地立着,丝毫不溢出浅浅的门槛 。
天井却亮堂堂,天光漾在天井正中的大水缸里,雨意盎然,直闪人眼 。
只是,语声与脚步声一旦进了屋,便纷纷撞在空与暗上,无所适从地折落了 。落在木地板上,被粗结的木纹吸收了 。一点惊动,也不留下 。主人的气息,散淡地浮泛着,无处不在,又无从把握 。偏房书桌上 , 干干净净 , 只留了巴掌大一个洞,显见得是岁月精心地用手指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卧室里的书桌尚新,也干干净净,那些吐出了珠玑文字的笔墨纸砚 , 都不知收去了哪里 。老式有栏木床上 , 铺了一领薄薄的印染蓝花布床单,同样遮不住一方空寂 。仿佛,主人将能带走的一切 , 都带走了 。然后只在外屋墙上的镜框里,留一个温情的笑影,算作谢客 。
一切空得出人意料 。一拨拨的客,来来去去 , 带不走什么,也留不下什么 。走出来,才想起,忘了看看椽间檐角的蛛网,有没有主人的影子与声音还隐秘地粘挂在上面 。
凤凰的江,清亮 。凤凰的河 , 斑斓 。那“河”早出晚归,从晨曦淡挑直淌进夜色深浓,才仿佛被夜色缓缓吸纳一般,渐次消隐在黑暗中 。之后,是深不可破的静,罩住了小小凤凰 。等到黎明重新来临,河又从晨曦中缓缓流淌出来 , 散发着朝露的清新 。
来到凤凰 , 一天不在那条彩色的“河”里趟上两三回,就心痒难耐 。凤凰好在只有沿江两条主街 , 又以其中一条为盛 。凤凰的游客早已数倍于当地人,从面容上一眼就可甄别,可人人挂着一副凤凰熟人熟事的表情,对凤凰那些曲曲绕绕的小巷 , 也是一派驾轻就熟的姿态 , 凡去过一次的地方,绝不会走岔路 。
过跳岩,走向老城厢 。
笃——笃——笃——笃,有节奏的捶击声自沱江岸边传来 , 牵住了脚步 。不必说 , 有人在江边浣衣 。扭头望处,就见一年轻妇人,握一柄憨憨实实的木棒,正一下一下用心地捣着衣物 , 湿漉漉的一摊 。妇人的腰背极有韵致地,起起伏伏 。背篓像个乖觉的孩子,安静地守在她身后 。沱江兀自流着,不小心带走一兜白白的皂泡儿 。像水妖们吐出的一串柔软的呼吸,在翠色的绸衣上滑远了 。
与沈从文的告别,和与凤凰的告别,没有本质的区别 。因为他 , 来到凤凰,认识凤凰 。见了他,自然就该离开凤凰,告别凤凰 。
故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替代的 。那是生命的原点,游历之后回到,便是幸福 。虹桥与沈从文儿时的虹桥 , 已大相径庭 。当年浓缩着凤凰人日常生活的虹桥,桥上桥下比邻的滕回生堂、洋广屠户案桌、炮仗铺、成衣铺、理发馆、布号和盐号都不见了,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演变成了清一色的旅游店铺 。越来越兴旺的旅游,改变着凤凰和凤凰人的生活,还将继续改变下去 。这一切 , 沈从文都会看到吧 。他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他将熟悉凤凰每一分每一寸的改变,他永远地和凤凰的山水泥土融为了一体 。
走过喧闹的虹桥,走过数不清的石头垒基的房屋,官道渐渐静了 , 也窄了 。路上有大眼睛女孩提篮守在路边 , 篮中是捆扎成束的金银花,灿黄的碎花,衬着翠绿的枝叶,有动人的明媚 。女孩知道,那么多人停下来买她篮中的花,是为了谁 。她告诉我,已经不远啰 。
山静幽幽 , 翠色稠密 。真是好去处 。不远处的沱江里卧着道急滩,江水格外热烈地冲刷着滩石,击起盛大的白浪和水声 。墓地就在山的半腰,树藤荫庇 。半人高的五色石,未加雕琢 , 石上堆满新鲜的、盛开的金银花 。
墓地,不过一个标志,指示着远去者继续出入这个世界的路口 。通过它,远去者继续给这世界以影响 。
名字也是 。人自出生到走出这个世界,从身体到心灵都被刻意赋予一个符号,以被从茫茫人海中识别,召唤 , 记忆,然后是怀念 。生命内在的丰赡、庞杂、狂野,尽在一个平淡无奇的名字背后展开 。等到生命本身化作了一抔土、一掬沙的时候,名字却作为一个生命的记号与象征,深深地铭刻于旷世的风中 , 被反复吹拂……
一个名字
一枚枚单薄易碎的符号
从世界的这头奔向那头
自黑暗中升起
从光明中淡出
一阵风
从冬寒抵达夏暑
从天蓝抵达海蓝
【凤凰古城一人旅行 凤凰古城旅游攻略怎么样】
从镰刀抵达露珠
从播种抵达光芒
从麦穗抵达泪水
从呼唤抵达呼唤
从身体抵达心灵
从柔嫩抵达丰盈
从孤独抵达温暖
从善良抵达悲悯
从疼痛抵达痛楚
从局限抵达无限
从记忆抵达回忆
最后
回到肉体
回到大地
风,等在那里
将一片片叶子
吹散,或者
聚拢
放入谁的记忆
我认为,凤凰古城是很值得去旅行的,原因有三 。

第一 , 它是被新西兰作家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镇 。我们知道,新西兰是一个美丽的国度,其国内不乏美景,但是凤凰古城依然让他赞叹不己,从而你可以想象凤凰古城有多美了 。

第二,凤凰古城有着厚重向文化气息 。我到过凤凰古城3次,每次都被它那古老的韵味所折服 。古城建于清代 , 青石板的街道,临江的吊脚楼,以及万寿宫、天王庙、朝阳宫等建筑,无不充满着历史的悠远感、厚重感 。

第三,凤凰古城有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古迹 。我到过诸如黄姚古镇、大圩古镇、兴坪古镇等古城镇,但是还是觉得凤凰古城最让我流连 。凤凰古城有陈斗南宅院、沈从文故居、田家祠堂、熊希龄故居、文昌阁、书家堂等古宅,这些古宅保存完好,是一个时代风貌的浓缩 。

当然,我觉得凤凰古城很值得旅行的原因,还有一个,那就是它的夜景特别美 。夜幕降临的时候,沱江两岸如彩带 , 倒映水中 , 美得像天上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