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一桥是由中国桥梁专家谁主持设计的
钱江一桥是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的 。钱塘江大桥是茅以升在20世纪30年代主持设计和建造的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现代化大桥 。这座建成于抗日烽火之中的大桥,不仅在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篇章,而且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
钱塘江大桥,又名钱江一桥,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境的一座跨钱塘江双层桁架梁桥,位于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钱塘江上 , 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全部结构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 。钱塘江大桥始建于民国23年,于民国26年为阻断侵华日军南下而炸毁,于民国37年成功修复 。于2006年5月25日被列为中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钱塘江大桥北起西湖区六和塔虎跑路,南至滨江区江南大道联庄村上沙埠,全长1453米,公路桥宽9.14米,铁路桥宽4.88米,桥面上层为双向两车道公路部分,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下层为单线轨道铁路部分,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 。
钱塘江大桥是谁建的是什么时候建的呢
钱塘江大桥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始建于民国23年(1934年)8月8日; 分别于民国26年(1937年)9月26日和11月17日铁路桥、公路桥建成通车;于民国26年(1937年)12月23日为阻断侵华日军南下而炸毁;于民国37年(1948年)5月成功修复 。于2006年5月25日被列为中国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塘江,古称浙,全名“浙江” , 又名“折江”、“之江”、“罗刹江”,一般浙江富阳段称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称为钱塘江 。钱塘江是吴越分野之地,其中杭州位于钱塘江南北两岸 , 可称“吴越并载之” 。
有相关证据表明 , 位于钱塘江南岸的杭州萧山,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
吴越文化是钱塘江文化的根基和母体 。吴越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聪慧机敏、灵动睿智,经世致用、务实求真 , 敢为人先、超越自我”的特征为钱塘江文化的发展打下深刻烙印 。钱塘江文化先天秉承了吴越文化的气质 。
去钱塘江的交通路线?
去钱塘江的路线:
公交市内乘坐119路、222路至【钱江大桥南】站下车 。
钱塘江是浙江省流程较长、流域较大的河流 。钱塘江潮水、钱塘江大桥、两岸的夜景,是钱塘江值得一看的景观 。
钱塘江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 , 杭州湾口南北两岸相距约100公里,至钱塘江口缩小到20公里,再上至海宁盐官,仅为2.5公里 。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响 , 潮波破裂汹涌,形成天下奇观“钱塘江潮” 。
钱塘江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游玩注意:1、习性特别是潮水的危险性要有充分的认识 。钱江潮水并非只在农历八月十八有,而是一年四季天天都有,要注意媒体发布的钱塘江潮汛信息;
2、注意警示标志 , 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 。要注意沿江堤坝上的警示标志 , 并严格遵守 。要服从管理人员的管理指挥,按照划定的区域停车、观潮 。不要越过防护栏到河滩、丁字坝等上面去游玩、纳凉,更不要在江中游泳、洗澡;
3、在面临危险的情况下,不要惊惶失措 , 要迅速、有序地向安全地带撤退,并立即向周边的工作人员或其他人呼救 。撤离时,不要为了抢救财物而失去宝贵的自救时机 。
钱塘江大桥由中国桥梁专家谁主持设计
茅以升 。钱塘江大桥(Qiantang River Bridge),又名钱江一桥,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境的一座跨钱塘江双层桁架梁桥,位于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钱塘江上 , 由中国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全部结构设计,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 。

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积极倡导土力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 。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 。
钱塘江大桥介绍50字
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六和塔附近的钱塘江上 。由桥梁专家茅以升主持设计 , 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 。横贯钱塘江南北,是连接沪杭甬铁路、浙赣铁路的交通要道 。钱塘江大桥于1934年8月8日开始动工兴建 , 1937年9月26日建成,历时三年零一个月时间,总投资540万银元 。截至2015年10月22日,“78岁”的钱塘江大桥已经实现了行车安全和人身安全22235天,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 。2016年9月 , 钱塘江大桥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
地理位置
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六和塔附近,横跨钱塘江,北岸在杭州二龙山东麓,南岸在滨江区浦沿街道联庄村上沙埠,是由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式公路、铁路两用特大桥 。该桥为上下双层钢结构桁梁桥,全长1453米,宽9.1米 , 高7.1米 。
建筑结构
钱塘江一桥全长1453m,正桥长1072m , 南、北公路引桥各长93m和288m 。铁路桥由16空跨度为65.84m的简支华伦式桁梁和两孔14.63m板梁组成 。公路除16孔桁梁上层为公路外,北岸引桥由3孔50m桁拱及其两端15m平台和5孔9.2m钢筋砼框架组成;南岸引桥由1孔50m桁拱及其两端15m平台和两孔9.2m钢筋砼框架组成 。
钢桁梁桁高10.7m,主桁中心距6.1m;单线铁路净空高6.7m,宽4.9m 。公路为双车道6.1m宽,两侧设1.52m人行道 。
铁路设计荷载等级为E-50级,公路设计活载等级为H-15级 。
钱塘江桥正桥主桁钢材由英国Dorman Long公司1935年出品,主要化学成份为C0.3%,Mn0.7~1.0% , Si<0.2%,Cr0.7~1.1%,Cu0.25~0.5% 。钢材抗拉屈服极限362.2MPa 。
桥长1453米 , 分引桥和正桥两个部分 。正桥十六孔,桥墩十五座 。上层公路桥,宽六点一米,两侧人行道各一点五米 。大桥建成未及三个月 , 日军铁蹄踏上北岸桥头,国民党军队下令炸毁 , 直至抗战胜利后修复通车 。它也是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 。
桥于建国后曾多次维修 。大桥如江上飞虹,雄伟壮观 。该桥设计寿命50年,已经超期服役20多年 。如今在老桥下游13公里,第二座公路、铁路平行的钱塘江大桥于1987年底动工,1993年建成并通车 。成为浙赣、沪杭铁路复线的枢纽 。北接沪杭铁路线的乔司站,南接浙赣铁路线的萧山站 。铁路桥长2860米,公路桥长1792.8米 。双虹飞彩,宏伟壮观 。现另筑三桥 , 与其并驾齐驱 。
钱塘江大桥的设计、建造主持者是当代桥梁专家茅以升博士 。为了完成建桥重任,茅以升毅然辞去北洋大学教席,只身来到杭州 。由他主持制订的建桥方案不但切实可行,而且比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提出的方案减少投资约二百万元,终于被当局采纳 。
1934年11月11日,钱塘江大桥开工兴建 。39岁的茅以升受命担任钱塘江大桥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 。当时 , 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已经践踏了我国东北地区,并对华北乃至整个中国虎视眈眈,妄图亡我中华 。茅以升尽管不是政治家,但他热爱祖国,对时局的忧患使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 。
意义
该桥由著名桥梁工程师茅以升设计 , 并主持施工,首次采用气压法沉箱掘泥打桩成功 。打破了外国人认为此处不可能建桥的预言 。为中国人民长了志气 。如今第二座公路、铁路平行的钱塘江大桥建成并通车 。成为浙赣、沪杭铁路复线的枢纽 。双虹飞彩 , 宏伟壮观 。
雄伟壮丽的大桥,抒发出中华儿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豪情壮志,而铭刻其中的“殚精竭智千日功,通车之日却炸桥”的扼腕痛心却使国人永志难忘 。
钱塘江大桥不仅是我国桥梁史上的巨大成就,也是中国铁路桥梁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 。
修建意义
登上杭州六和塔后极目眺望,会看到一座雄伟的现代化两层铁路、公路大桥飞架在钱塘江上,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座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现代化大铁桥——钱塘江大桥 , 它是由我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先生主持设计建造的 。然而,这座大桥在建成89天时 , 由茅以升先生协助炸毁过 。
历史价值
2006年05月25日,钱塘江大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钱塘江大桥于1934年8月8日动工,历三年零一个月时间,建成我国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 。历经坎坷 。它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建造的钢梁双层公路、铁路两用大桥,位于六和塔东侧江面 。作为整个杭州城市观光的南起点 。站在并不宽阔的桥面上可以一览六和塔全景,体会杭城依山傍水的味道 。
钱塘江大桥建成于抗日烽火之中,它不仅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斗争中书写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 也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同时它也是我国桥梁工程师的摇篮 。而这座大桥经历的一段传奇 , 却是最令人难忘的 。
上世纪30年代,正在兴建中的浙赣铁路要与沪杭铁路衔接 , 需在钱塘江上架设一座大桥 。1934年,时任钱塘江大桥桥工处处长的茅以升,受命开始主持这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钢铁大桥工程 。之前,在中国的大川大河上,虽已有一些大桥,但都是外国人造的:济南黄河大桥是德国人修的 , 蚌埠淮河大桥是美国人修的 , 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是俄国人修的……可以想象,茅以升担负着一项前所未有的重任,他要用自己的智慧来证明中国人有能力建造现代化大桥 。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
【钱江一桥是由中国桥梁专家谁主持设计的】
以上就是关于钱江一桥是由中国桥梁专家谁主持设计的的全部内容 , 以及钱江一桥是由中国桥梁专家谁主持设计的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