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夕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除夕有什么传统的风俗】除夕是新年的前一天 , 是当年的最后一天 。除夕的风俗有年夜饭、贴春联、守岁、燃爆竹、祭祖、挂灯笼、吃饺子、吃年糕、压岁钱等 。

文章插图
1、年夜饭
北方人年夜饭的菜色中常包括水饺、鱼、年糕、长年菜等 。因为水饺状似金元宝,有富贵之意;鱼这道菜不能吃完,因为在汉语中“鱼”和“余”同音,有“年年有余”的吉祥意思;年糕则有“年年高升”之意;吃长年菜则有长寿的意涵 。华南则多有鸡、烧肉、发菜、蚝豉等 , 因为“发菜蚝豉”与“发财好市”谐音 。江南的典型年夜饭必有鱼,丰盛汤锅 。

文章插图
2、不汲水
过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黄昏前“封井”,给水井加上木盖,供奉糕点以后焚香拜祭 , 三日后方可开盖复用 。

文章插图
3、祭祖
在我国很多地方,这一天,民众都会在家中摆上丰厚的饭菜,点燃香烛,家长率领子孙们叩拜 。北方一些地方的农村还会在家中违禁词已过滤纸钱 。大年三十傍晚时分,在祖宗像前点上香烛,倒上美酒,摆上菜肴,全家人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 表达“慎终追远”的感情 。等各位先人用过年夜饭之后,人们才开始享用 。

文章插图
4、压岁钱
用铜钱要大钱、新钱,再用红绳穿成各种形状 。有的穿上百枚铜钱 , 取其“长命百岁”之意;有的则穿成鲤鱼、如意、龙形等吉祥形状,取“钱龙”、“钱余”之意,以期带来吉祥如意 。有的地区还有送“压岁果”的习俗 。除夕夜,长辈会把橘子、荔枝等瓜果放在小孩枕边,取“吉利”寓意来祝孩子来年大吉大利 。

文章插图
5、踩岁活动
踩岁活动即在院内将芝麻秆粘上用黄纸卷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 , 谓之“聚宝盆” 。然后,全家人用脚将其踩碎,以“碎”谐“岁” , 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吉祥寓意,祝愿家道兴旺 , 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

文章插图
6、守岁
传说守岁是为了防止一种独角兽的侵害,而这种独角兽最怕火光、红色和声响,所以人们就在除夕夜穿红衣、点红灯、贴红纸、放烟花炮竹,焚香祈祷,彻夜不眠,也就有了“守岁”习俗 。《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高烧银烛,畅饮松醪,坐以达旦,名曰守岁,以兆延年 。”

文章插图
7、开灯睡觉
除夕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不能关灯的,只能到年初一天亮才能关灯 。除夕整个晚上,家里一般都不关灯,特别是供养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关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