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是多少米男儿
按照秦尺标准来进行计算,七尺男儿的身高大约就是一米六几 。由于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标准以及规定,因此尺度在每个国家以及朝代都是不相同的,同时尺子的长度都是不断发生变化的 。比如周朝和秦朝是23.1厘米、汉代21.35到23.75厘米、三国时期是24.2厘米、北魏是30.9厘米、隋朝29.6厘米、到了唐朝是30.7厘米、宋元时期31.68厘米 。到了明朝和清朝时期 , 还根据不同的职业规定了不同的标椎,比如木工与裁缝的尺是不同的,木工所用的一尺是31.1厘米,而裁缝所用的一尺是34.1厘米,且清朝是35厘米 。

标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 因为尺子不仅是一个丈量依据 , 同时它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了尺子的存在,我们的生活秩序才会变得更加有序 。
七尺男儿是多高是多少厘米
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通常我们说的三尺是一米,那七尺岂不二米三的高度 , 其实并非我们想象那样 。拿三国为例,那时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24厘米,那么如果说三国时的七尺男儿 , 实际高度也就在168厘米左右 。
古时候的尺的换算:
历朝历代的“尺”的长度基本上都保持着不断增加的趋势,例如周朝和秦朝是23.1厘米,汉代21.35到23.75厘米,三国24.2厘米,南朝25.8厘米,北魏30.9厘米,隋朝29.6厘米 。
唐朝30.7厘米,宋元时期31.68厘米,明清时期木工与裁缝的尺是不同的,木工为31.1厘米,裁尺明朝是34.1厘米 。商朝一尺合今16.95cm,按这一尺度,人高约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称 。
扩展资料
七尺男儿的说法出自南北朝时期 。南朝·梁 沉约《齐太尉王俭碑铭》:“倾方寸以奉国,忘七尺以事君 。”按照当时南朝的换算 , 大概相当于180厘米 。这个身高应该就是当时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 。而以后历朝所说的“七尺男儿”,代表的并不是准数,而只是代表成年男性 。
大将军吕布,在古代书籍中有很多描写人物身高的句子,有描述吕布身高一丈,那差不多就是现在的2.2米,和现在的篮球运动员差不多 。
有记载吕布出生时就比普通婴儿大 , 当时认为会是一种比,随着长大身高也越来越高 , 而且很壮实,所以在战场上也是占尽优势,不但高而且还灵活 , 武功也好,所以很多人羡慕 。
再说曹操 , 军事奇才,超高的政治头脑,可对于他的身高,有书中记载说是只有六尺八寸 , 那么我们算出结果放在现在会在一米六三左右,当今社会可是说是小矮个子了 。
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智慧与才能,更主要的是他的企图心 。再有关羽,放在现在社会也是在两米左右的身高,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个子高的确可以在战场中发挥作用,占有一定优势,但矮个子也并不影响你在战场上的英姿,重要的是战场看的不是身高,而是瞬息万变中彰显出的智谋,和善于用兵的策略 。
七尺男儿等于多少米现在
每一个朝代的一尺的长度都是不同的,而且差异很大 。“七尺男儿”最早出自战国时期,赵国的荀况《荀子·劝学》:“口耳之间 , 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所以当时来看,七尺大约是23.1×7=161.7厘米 。
七尺之躯的典故相关:
七尺男儿这个词第一次出现正是在战国时期的《荀子》中,那时候的七尺是1.6米多 。
战国时期,赵国大思想家荀子特别注重学习,他对学习有独到看法,他认为学习必须及时消化,然后才能得其精华,他举例说如果刚听到别人的一些谈话,不加思考与分析,就立即夸夸其谈说出去,就不能用学问来修养这七尺之躯 。

中国不同时代里的尺,长度不一,具体对照如下: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 。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代,一尺约23.1cm。
汉代,一尺大约21.35~23.75cm。
三国,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约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 , 一尺合今30.7cm。
宋元,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木工一尺合今31.1cm 。
裁尺 , 明代一尺合今34.1cm,清代一尺合今35cm 。
【七尺是多少米男儿,七尺男儿是多高是多少厘米】
以上就是关于七尺是多少米男儿,七尺男儿是多高是多少厘米的全部内容,以及七尺是多少米男儿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