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出自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古人”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
这句话意思为: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

古诗原文: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

诗歌赏析:
此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孤独遗世、独立苍茫的落寞情怀 。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 , 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的典型社会意义 。
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 , 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 , 两相映照 , 分外动人 , 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句话是谁说的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作者是唐代陈子昂 。
原文:
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
白话译文
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 。
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 , 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

基本信息
陈子昂(659年—700年 , 有争议) ,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
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 , 慷慨任侠,文明元年(684年)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 。
后升右拾遗 , 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 。曾两度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 。圣历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加以迫害,最终冤死狱中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出自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 , 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
注释
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现今北京市 。
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 , 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 。
前:过去 。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
后:未来 。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
念:想到 。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
涕:古时指眼泪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是谁的诗句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出自唐代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礼贤下士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 。
想到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公元696年(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 。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
诗人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他言敢谏,但没有被武则天采纳 , 屡受打击,心情郁郁悲愤 。诗歌写登上幽州蓟北楼远望,悲从中来,并以“山河旧,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 。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

作者简介
陈子昂(659年或说658/661年-700年或说699/702年)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诗词意激昂,被誉为“诗骨” 。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
陈子昂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文明元年(684年)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 。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 。曾两度从军边塞,对边防事务颇有远见 。圣历元年(698年),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 。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罗织罪名,加以迫害 , 最终冤死狱中 。
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和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 。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陈子昂集校注》 。
以上就是关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的全部内容,以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作者是谁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