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解答题主问题:
我们无法区分反式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因为它们是共存的!
各种市售植物油换着样来,别总吃一种油,另外尽量少吃油炸食品、控制食用油用量,做到这几点就是健康吃油!
要想了解上面两句话的深层意思,那就需要来了解一下脂肪的故事,您可以往下接着读!

1.脂肪与脂肪酸
可能很多人分不清“脂肪”与“脂肪酸”,其实脂肪是由3分子脂肪酸与1分子甘油结合而成的 , 因此脂肪也叫做“甘油三酯”,而甘油三酯进入人体后,在小肠上段会被拆散成脂肪酸与甘油单酯 , 所以脂肪酸是脂肪的组成成分,也是脂肪在人体被吸收的主要形式!
2.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

脂肪酸按其饱和程度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同理脂肪也分为饱和脂肪与不饱和脂肪 , 而不饱和脂肪酸又包括顺势不饱和脂肪酸和反式不饱和脂肪酸(简称为反式脂肪酸) 。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区别在于是否含有不饱和键(如上图:C=C为不饱和键),顺式不饱和脂肪酸与反式不饱和脂肪酸的区别在于空间结构(如上图右侧两组) 。脂肪中所含的脂肪酸饱和程度越高(即饱和脂肪酸比例越大)、分子链越长,其熔点就越高 。因此大部分植物油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常温下都是液态的,如豆油、玉米油、菜籽油等;而动物油脂中大部分富含饱和脂肪酸,如猪油、牛油、黄油等,所以常温下为固体或半固体 , 加热到一定温度才会熔化;而棕榈油、椰子油、可可籽油虽然属于植物油,但却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 , 之所以它们常温下为液态或半固态,是因为其碳链较短,所以熔点低于大多数动物脂肪 。

自然状态下绝大多数不饱和脂肪酸都为顺式脂肪酸,只有少数是反式的,这种天然反式脂肪酸存在于牛和羊一类的反刍动物的脂肪和乳汁里,也就是牛羊肉及牛羊奶及奶制品中!不用担心,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是有益而无害的!
而我们常常担心的反式脂肪酸来自于不饱和脂肪的氢化反应和反复煎炸的植物油 。而植物油氢化的目的是使植物油中的不饱和键变为饱和键,使植物油具有动物油的种种特性和优点,比如耐高温、不易变质,添加到食品中不仅能增添食品的酥脆口感而且可以延长保质期 , 又因为氢化植物油的成本远低于动物油,因此被大量运用于市售包装食品、餐厅的煎炸食品中!但在氢化植物油的加工过程中为了不让反应产物质地过硬、熔点过高 , 不能将植物油完全氢化,而未被氢化的植物油一部分就不可避免的会变成反式脂肪 。这种反式脂肪是非天然的,因此和其他饮食中的脂肪不同,它对健康有害,是人体不必要的营养素 。过多食用这种反式脂肪将会提高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机率,因为它可令低密度脂蛋白上升,并使高密度脂蛋白下降 。

因此,不管天然食物还是加工食物里面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而只有加工食品中的反式脂肪酸才可能对人体造成负面影响!
因为我们担心的反式脂肪酸是与饱和脂肪同在的,我们要想降低其摄入量,就只能少吃加工食品及油炸食品 !
又因为我们不能将加工食品统统拒绝 , 我们就需要了解哪些加工食品中反式脂肪含量可能较高!
玮玮简单总结了一下:
1.一般食物标签列出成份如有“植脂末”、“代可可脂”、“植物黄油(人造黄油、麦淇淋)”、“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植物油”、“氢化脂肪”、“精炼植物油”、“氢化菜油”、“氢化棕榈油”、“固体菜油”、“酥油”、“人造酥油”、“雪白奶油”或“起酥油”都含有一定量的反式脂肪酸,尽管其含量可能非常少 。
2.但一些产品成分表中明明写着“氢化植物油”或上文中的其他成分 , 却又标注反式脂肪酸含量为零,这一因为我国还规定:反式脂肪酸总含量低于0.3%,可声称为“零反式脂肪” 。
所以,要想真正做到饮食中“零反式脂肪”是非常困难的!
但各大食品企业为了能在产品上标注“零反式脂肪”,都加大力度“打压”氢化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 , 因此我们真的不必太过担心反式脂肪,因为它们的含量确实少到不足为患!只要少吃加工食品、清淡饮食即可 。
很多人因为担心反式脂肪、反而过度摄入动物脂肪,如黄油、肥肉等,则同样会引发肥胖、代谢异常等问题 , 所以饮食中不仅要注意反式脂肪,更要小心一切脂肪哦!
【哪些食物含反式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
生命需要营养,生活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