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资金周转率(Asset Turnover)的问题 。
我们先分解一下:
- 京东为什么早期不做物流,后来却开始做?
- 为什么京东追求物流的速度?
- 为了更快的物流,京东采用了哪些举措?
第一个问题:京东早期是主营3C电器和图书这类相对标准化的产品 , 那么为了挤进市场 , 京东要保证的是有足够的客流量 , 因此资金投入到百度的广告费上 。而此时如果要自建物流,就要在几乎所有大中城市设立网点 , 一来达不到规模优势,二来与自身核心发展(吸引客流)无关 。后期吸引到了足够多的流量,为了增加粘性,就要求提升用户体验对吧?你看传统商家当场买当场拿货,京东比传统商家有价格优势 , 又要区别于其它电商,就拿资金投入自建物流(商品量大有规模效应) 。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追求速度?其实像京东这样的B2C,自己进货还要卖,一定会遇上「库存积压」,货压得越多,现金流就越阻塞 。如果下订单-出仓-配送-交易完成可以非常迅速完成 , 一方面保证用户体验,另一方面能提高资金周转率(Asset turnover),而我们知道现金流(cashflow)的速率高在现代金融体系是很有好处的 。
第三个问题:采用哪些举措保证物流速度?这就是供应链管理的问题了,其他知友答得很好 。包括从最近仓库出仓、货源调配、固定时间设定发货波次、夜间配送、信息化管理等 。
因为京东的仓储设施网络建设的比较完善 , 几乎在每个城市都有他们的仓储站点,我在齐齐哈尔上班的时候在京东自营买东西一般都是第二天给我送到,有些快的能做到当天送达,有时候我下单之后就会看APP上的物流定位,我发现很多京东自营的东西发货地点直接就是齐齐哈尔站点,仓库离的近,送的当然就快了 。
据说现在京东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等一二线城市都建设了很多仓库,而且其中还有京东投入重金研发的无人仓储中心“亚洲一号” 。我之前在微博上看过不少关于亚洲一号的新闻,从入库打包到分拣出库的过程几乎都是由自动化设备操控的 。我记得在一个视频里看到亚洲一号里面工作的分拣机器人有不少,但是好像都可以自动规划路线、自动避障 , 而且搬运的效率特别高 。其实这种机械化的工作交给机器人来做应该也是一个大趋势吧,看机器人干活还真的蛮省心的 。

除了一二线城市布局的各种“黑科技”外,京东在三四线城市、乡镇的布局好像也是蛮全面的,今年1月的时候我给老家买了点东西,特意问了一下客服送到村里需要多久,客服说正常的话是次日达,最慢也是隔日达 , 他们现在在全国有几千个配送站和自提点,几万名配送员工,只要不是特别特别偏远的山区,送货速度都是有保证的 。

说实话现在市面上电商平台那么多,在物流体系上投入人力物力最多的就是京东的 , 又是无人技术又是全国开仓的,肯定花了不少钱,听说京东快递员的福利待遇也蛮好的,可能这些综合到一起就是京东快递送货快的原因吧!
京东快递送货“快”,换一种说法就是配送(Deliver)时效高 。配送Deliver的时效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仓储,其二是物流 。仓储方面,(1)大型仓储的分拣效率,效率越高订单处理速度越快 。(2)仓储位置距离送达地点越近,在途时间越短 。(3)仓储面积越大,可供储存的SKU越多,单个SKU储存件数越多;物流方面,(1)配送路线丰富,保证货物点对点直达而非多次中转 。(2)配送次数多,即一日几次对相同送达地点送货,保证订单下达在最短的时间间隔进行配送 。(3)最后一公里路线规划,对附近小区/写字楼分时段配送 , 保证精准送达,一次配送成功 。
按照上面的几方面对应着看京东配送 。
仓储方面,京东采取的是在空间中广泛布局设置仓储的战略,在大的地理范围内“全面撒网”,把商品放在距离送达地点空间距离最近的仓库 。目前京东拥有7个物流中心、9个亚洲一号仓库、25个前端分拨中心、22个大件独立仓、256个仓库;相对苏宁7个自动化分拣中心、32个区域配送中心,京东在网络布局方面有绝对优势 。面积上,京东在2017年Q1仓储面积首超苏宁,成为电商中的仓储面积最大的龙头 。大型仓库分拣效率上,京东亚洲一号分拣效率可以达到100万件/天 。(据公告,苏宁的“雨花”自动化分拣中心的效率不弱于京东的“亚洲一号”的,但从路线丰富程度上、仓储布局都不强于京东) 。
物流方面 , 京东最早从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物流物流覆盖范围由2013年的460个区县 , 增加至2016年年底大件和中小件实现中国大陆所有行政区县全覆盖 。其京准达、极速达、211限时达、次日达服务都保证了订单出货速度 。
笔芯 。
(评论员:王梦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