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消暑纳凉
扇子一般的功能是用来扇风祛热的,这也是扇子最常见的功能 。京剧《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就爱用扇子,却是折扇 , 绢面竹骨,上面有大团的牡丹 。贵妃喜欢拿大折扇,想是体型庞大又太膏腴了,需要拿大扇子来招风祛热的缘故吧 。为什么不用蒲扇?蒲扇太老土,不符合她的身份 , 那种绢宫扇,则过于精巧,风力又太小 , 不能解她的风之“渴” 。
二、用作兵器、法器
一些小说、演义里头,扇子的功能之一是用作兵器 。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中就常常有它们的身影 。铁扇公主的芭蕉扇能制造龙卷风,孙悟空都奈何它不得 。还能灭火 。有人考证,铁扇公主的扇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灭火器 。济公也有一把扇子,蒲扇,破的 。在济公手里,这把蒲扇的功能跟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一样 , 不是用来消夏的,是一件法器,可以御敌于千里之外 , 有非凡的神力 。
三、借扇掩面,凸显美丽
古代小姐、贵妇,也喜欢扇子,她们喜欢用绢宫扇、纨扇、罗扇(统称团扇) 。形状多为圆月形 。最好有樟木或者檀木的体味儿 。这些小姐、贵妇适用扇子多是为了借扇掩面而笑,突出自己的美 。
扇子,最早称“翣”,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历史 。据说 我国那时已有蒲扇和竹扇了,人们开初不是用它取凉,而是一种装饰品 。在周代,王和后的车子都有“扇扇”,用来遮蔽风尘 , 叫 “障扇”;后来的封建皇帝和高官出行的仪仗中,都有大障扇 , 以显示其威风 。据晋崔豹的《古今注》记载,最早的扇子是殷代用雉尾制作的长柄扇 , 但并不是用来拂凉的,而是一种仪仗饰物,到了汉代以后 , 湖南的竹扇和山东的绢扇普遍用来取凉, , 扇子主要是驱暑,还 可以作为一种工艺品 。人们可以在扇子上绘画、雕刻多种花鸟山水人物,或题诗写字 , 颇为高雅 。
扇子是中国传统的生活用具,历史悠久,远古时代就已有人制作扇子 。扇子有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样式,而不同的扇子又各有独特的文化寓意 。
【扇子在中国古代究竟有什么寓意】
团扇又称宫扇,近似圆形 , 出现的时间比较早,因其形状近似于圆形,象征着团结美满 。汉成帝的妃子曾写过一首《团扇歌》,诗中写到“新制齐纨素 , 皎洁如霜雪 。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皎洁如轮盘的月亮就如同圆形的团扇,都寄托着人们对团圆美满的向往 。
除圆形外 , 扇子还有门形的 。先秦时期就曾流行过形似门的扇子,这种似门扉的扇子有广开大门、招揽贤人的意思 。这种扇子多为统治者所用,殷高宗和周武王都曾用雉尾制成门形扇子来当做仪仗扇,以此显示君主的无上的尊荣 。周武王之后的历代统治者同样也习惯用仪仗扇来显示自己的权威和地位 。
除代表君主的权力外,扇子还寓意着德政 。《淮南子·人间训》有周武王给中暑的人(暍人)摇扇去暑的相关的记载 , “扇暍”一词就成了德政的代名词,统治者给臣子送扇子是希望他们能够恪尽职守、清正廉洁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在贞观十八年端午节给长孙无忌、陈师道赠送“飞白扇”,从此封建统治者也有给臣子赠送扇子的习惯 。
古代名士同样爱用羽,比如诸葛亮就爱用羽扇,晋人裴启《语林》中最早出现了诸葛亮手持羽扇与司马懿交战的情境,司马懿称赞诸葛亮道:“真名士也!”而羽扇也成了高雅名士的代表 。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亦用“羽扇纶巾”来形容“雄姿英发”的周瑜 。
除前面这些的含义外,扇子还带有凄凉的意味 。毕竟扇子是用来散热的 , 冷的天气难以派上用场,使用的时间比较短暂 , 就如唐人项斯在《古扇》中写到的:“昨日裁成夺夏威,忽逢秋节便相违 。”这样命运的扇子成了很多时运不济的文人还有伤情女子的寄托 。苏辙在《感秋扇》中就叹到“一时用舍非吾事,举世炎凉奈尔何” 。人如扇,扇如人,都历经了人间冷暖 。
参考资料:
汪少华:《扇子与中国文化》
杨琳:《中国古代的扇子》
郭娅:《中国的扇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