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的别名,元宵怎么称呼

汤圆的别名

汤圆是我国的特色小吃 , 它的别名有浮圆子、汤团、元宵等 。
汤圆的历史悠久,许多人会在元宵节这天煮很多的汤圆来吃 。实际上,在宋朝的时候就出现了汤圆,人们把它放入锅中煮的时候它会浮在水面上,而且它还是圆形的,因此当时的人们就将它称为“浮圆子” 。
汤圆的别名,元宵怎么称呼

在元宵节的时候吃汤圆也寓意着全家团团圆圆、幸福安康 。大部分在吃汤圆的时候,也会搭配一些米酒一起食用 。人们将糯米蒸熟后加入适量的酒精,将其发酵,发酵后的米酒配上汤圆,吃起来更加地美味、可口,很受人们的喜欢 。由此,人们又把这种汤圆称为“米酒汤圆” 。

元宵怎么称呼

元宵在南方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由糯米制成(在某些地区是由红薯制成),或实心,或带馅 。馅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 。
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 , 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 , 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吃元宵象征家庭像月圆一样团圆,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
汤圆的别名,元宵怎么称呼

相关说明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 。一说春秋末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 。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 。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 。”因为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 , 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 。
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圆 , 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圆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 。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
【汤圆的别名,元宵怎么称呼】
以上就是关于汤圆的别名,元宵怎么称呼的全部内容,以及汤圆的别名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