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勒和贝子的区别
贝勒和贝子的区别:受封人群不同、穿着不同、爵位等级不同 。
贝勒是属于皇室爵位 , 而贝子是清朝贵族的爵位名称;贝勒的爵位等级属于宗室封爵第三级,是在清朝建国后成为了宗室的封爵名,而贝子的爵位在第四等皇族;贝勒的衣服前后都绣有一个四爪正蟒,而贝子的衣服前后绣有四爪行蟒 。

贝勒一般指的是多罗贝勒,原来是满族贵族的称号,其意译为金代“勃极烈” 。宗室封爵第三级,清朝建国后,正式的成为了宗室封爵名,全称为多罗贝勒 。贝子是清朝时期贵族爵位称号,原为满语“贝勒”的复数,有着诸侯或者是王的意思 。在崇德元年定王公以下九等爵以封宗室 , 将贝子分为宗室封爵第四级,低于多罗贝勒 。
亲王,王爷,贝子,贝勒的区别是什么?
贝勒和贝子的区别是:1、爵位等级不同 。
贝子:第四等的皇族爵位称作固山贝子,简称为贝子 。
贝勒:宗室封爵第三级,清建国后 , 成为宗室封爵名 。
2、服饰不同 。
贝子补服图案:身前身后四爪行蟒各一团 。色用石青,前后绣四爪正蟒各一团,朝服通绣四爪蟒文 , 蟒袍亦如之,均不得用金黄色,馀随所用 。
贝勒朝冠,顶金龙二层 , 饰东珠七,上衔红宝石 。夏朝冠前缀舍林,饰东珠三 。后缀金花 , 饰东珠二 。吉服冠、端罩皆与郡王同 。
3、受封人群不同 。
贝子:属于中国清代贵族爵位名 。
贝勒:属于皇室爵位(皇室爵位有时候也会授予蒙古人) 。

贝勒和贝子的关系:
贝勒和贝子是爵位 。清代的宗室男性爵位分十二等:前六位为1,和硕亲王(亲王)、2 , 多罗郡王(郡王)、3,多罗贝勒(贝勒)、4 , 固山贝子(贝子)、5,奉恩镇国公(镇国公)、6,奉恩辅国公(辅国公) 。
所以贝勒和贝子正好差一级 。爵位差一级 , 收入也差不多差一半 。贝勒岁俸银2500两,禄米2500斛;贝子岁俸银1300两,禄米1300斛;一斛米大概相当于现在200斤 。
基本上贝勒的年收入核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大概在360-500万左右;贝子就差不多200-300万的样子 。所以即使是贝子收入还是非常丰厚,小康应该没问题 。
清朝亲王郡王贝勒贝子服饰区别
亲王,郡王,贝勒和贝子的区别是级别有所不同 。亲王,郡王 , 贝勒和贝子多为王室亲属或功勋卓著之人 。清朝年间除世袭罔替的爵位外,爵位依次降低,一般来说亲王的儿子一般封郡王,郡王的儿子封贝勒,贝勒的儿子封贝子 。
亲王是中国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 , 是中国古代皇室贵族中地位仅次于皇帝的高级爵位,亲王的正妻为亲王妃(汉朝称为王后),地位视同皇帝最高等的妾室贵妃或皇贵妃 , 亲王的嫡长子立为世子,诸子封为郡王 。

其他官位介绍:
1、和硕亲王 , 简称亲王,为诸爵位中的等级最高者 。册封对象为与皇帝血缘关系最亲近的皇叔伯、皇昆弟、皇子孙等功勋卓著者 。
2、世子,第二等爵 , 位在亲王之下,郡王之上 。亲王嫡长子奉特恩封为世子 。
3、多罗郡王,简称郡王 。第三等爵 , 册封对象与亲王相同 。
4、长子,第四等爵 。郡王嫡长子奉特恩封长子 。
5、多罗贝勒,简称贝勒,第五等爵,多用作皇族近支初封爵位 。
6、固山贝子 , 简称贝子,第六等爵,贝勒嫡长子降等封贝子 , 亦多用作皇族近支初封爵位 。
亲王,王爷,贝子,贝勒的区别是什么?
如下:贝勒比贝子历史悠久,贝勒最初为酋长或首领之意,当时满蒙各部落首领均加贝勒称号,并不是爵位 。
贝勒比贝子爵位高 , 皇太极称帝后,宗室定爵九等,三等为多罗贝勒,四等为固山贝子 , 贝勒比贝子爵位高一等 。
贝勒贝子授予人不同 , 郡王嫡子封郡王,其余子封贝勒,贝勒嫡子封贝勒 , 其余子封贝子,贝子嫡子只能封镇国公 。

相关介绍:
贝子——中国清代贵族爵位名 。满语 , 初为贝勒的复数 。在早期满族社会中 ,贝子意为天生贵族。努尔哈赤确立八旗制度,以子侄为各旗旗主,称和硕贝勒 。贝勒下设贝子 , 全称为固山贝子,属高级贵族 。自皇太极后逐渐实行12级封爵制 。
贝子在亲王、郡王、贝勒之下 。受封贝子者皆为宗室、觉罗及其他八旗贵族。获取途径有世袭 、恩封、功封和考封数途 。归附于清朝的蒙古贵族亦实行这种封爵制,在王、贝勒下设贝子爵 。
贝子 。又称作固山贝子 , 是清朝皇族爵位的一种,在清代早期,贝子一词用来泛指皇族的诸王、诸大臣 。但到1636年(崇德1年),制定新的皇族爵位制度,将第四等的皇族爵位称作固山贝子 , 简称为贝子 。
【贝勒和贝子的区别,亲王,王爷,贝子,贝勒的区别是什么?】
以上就是关于贝勒和贝子的区别,亲王,王爷,贝子,贝勒的区别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以及贝勒和贝子的区别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