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雁塔的来历
西安大雁塔是唐永徽三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的,大雁塔最初五层 , 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 , 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长约48.7米,东西长约45.7米 , 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呈方锥形,塔刹高4.87米 。1、2两层有9间 , 3、4两层有7间,5、6、7、8层有五间,每层四面均有劵门 。
西安大雁塔的来历
西安大雁塔是唐永徽三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的 , 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 , 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全塔通高64.7米 , 塔基高4.2米,南北长约48.7米,东西长约45.7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呈方锥形 , 塔刹高4.87米 。1、2两层有9间,3、4两层有7间,5、6、7、8层有五间 , 每层四面均有劵门 。
西安大雁塔的来历
西安大雁塔是在唐朝时,玄奘为保存从天竺经由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用于储存 。最初大雁塔只有5层 , 后来增加至9层,后来又经历多次变更,最后确定为7层,总共大概有64.517米高 。西安大雁塔地处于唐朝都城长安 , 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部,又被称成为慈恩寺塔,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 。
西安大雁塔在1961年入选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于国家5A级景区,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四季皆可游览 。
西安大雁塔的来历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师为供奉从天竺带回的佛像、舍利和梵文经典,在长安慈恩寺的西塔院建造了一座五层砖塔 。和宝鸡的法门寺因塔建寺相反,大雁塔是因寺建塔 。大雁塔的由来简单介绍
1. 大雁塔是什么大雁塔,又称佛光寺大雁塔,是中国唐代的一座古塔,位于今天的西安市 。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也是中国古代Architecture 和工程学的杰出代表之一 。
【西安大雁塔的来历】
2. 大雁塔的由来
大雁塔的建造始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由长安城南的一位著名佛教僧人慧超法师主持兴建 。慧超法师曾在印度学习佛法多年,回到唐朝后,他决心兴建一座大型塔式建筑,用来保存翻译佛经所用的文献和文物 。
3. 大雁塔的建造
根据史书记载,大雁塔历时三次兴建,共用时19年 , 直到唐德宗贞元十三年(797年)才完工 。大雁塔的建造过程极其困难,为了确保塔身的稳定和安全,工匠们采用了不少创新的工艺和技术,如加宽塔基、用铁环加固塔身、在塔底预留空穴等等 。
4. 大雁塔的特点
大雁塔高达64.5米,九层十四级,整座建筑完美地融合了中亚、印度、希腊等多种文化元素 。塔身外部的砖雕和石雕非常精美 , 反映了唐代的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而塔内的楼梯和楼层结构则显示出古代建筑学的精湛技艺 。
5. 大雁塔的用途
大雁塔最初的用途是保存佛教经典和文物,以便供后人研究和颂唱 。随着时间的变迁 , 塔的使用也发生了变化,唐朝后期和宋朝以来 , 大雁塔逐渐成为寺庙、观音殿、景点等文化活动的场所 。
6. 大雁塔的文化价值
大雁塔不仅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工程学遗产,同时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 。在此基础上,大雁塔还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它是世界各国人民交流和交流的重要桥梁 。今天,它已成为西安市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 , 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观赏 。
7. 大雁塔的保护和维护
由于大雁塔是非常珍贵的古代建筑和文物,它每年都会接待大量的游客 。为了保护这座古塔,政府和文化机构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加强保护、修缮塔身、限制游客数量、对游客进行有针对性的文化解说等等 。即使这样,大雁塔仍需要人们加倍努力去维护、保养和传承,让它成为一个永不凋零的文化瑰宝 。
以上就是关于西安大雁塔的来历的全部内容,以及西安大雁塔的来历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