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树立自主择业观、平等就业观、竞争就业观、 自主择业观、多种方式就业观
2、认清形势 , 转变观念 从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可以看出,长期来说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处于上升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不会减少 。但短期内由于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势必放缓,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率比上年同期回落了2.3个百分点,这样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就会减弱,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一些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有待转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 , 高校大学毕业生已由昔日的“天子轿子”转变为“平民百姓”已不再受到用人单位的恩宠,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问题引起了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一方面,就业观念不能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认为上大学就一定能找到一份体面的高收入工作,再择业时,也不要只倾向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 , 而不愿意到基层乡镇民营企业,更不要存在“等、要、靠”的消极思想 。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表明 , 我国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所以中小企业 , 服务行业是一片很广阔的天地 。另一方面,也不要以为自己念了大学,就要求有比大专生、中专生、高职生更高的回报和更好的待遇 。对学历不要看得太重,它只能证明在教育上你所达到的程度,但是并不等同于你在工作上所完成的任务、所作出的成绩 , 这是两个问题,不要总是把自己的学历和实际工作联想到一起 。
3、把握机遇,理性选择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环境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面对这些机遇,我们应积极把握,同时又要理性选择,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不能盲目跟风 。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很好,但如果对农村没有基本了解,工作中也会出现很多麻烦 。去创业当自己的老板,不必看别人眼色行事,很自由 , 但创业的多成功少,风险很大 。所以,选择走哪条道路,一定要经过慎重考虑,经过认真分析做出理性选择 。
4、克服不足 , 提高内功 对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的动手能力差,沟通能力不强、缺乏责任感等不足,大学生应尽量克服 。首先,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积极参加实践,锻炼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较强的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这样才能增强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其次,要加强道德修养 , 增强责任感 。在应聘材料中不要弄虚作假,一旦签订合同就要认真履行合约 。工作过程中要有主人翁意识,爱护单位财产 , 维护单位名誉,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的人 。
【劳动者应树立怎样的就业观念 劳动者要树立怎样的就业观】5、做好生涯规划与就业准备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首先是自我的认识 , 基本情况,个人特征,价值观,胜任能力 。再就是知彼,就业的公司需要的是些什么人,公司的制度 , 公司的福利,公司的发展方向 。最后就是职业生涯分析,个人因素分析,家庭环境分析,社会环境分析,职业环境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