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词摘抄 。
1.清清疏疏:形容冷清稀少 。
2.灯火阑珊:灯火稀疏,指人烟稀少、比较冷清的地方 。
3.销魂夺魄:神魂颠倒 , 失去常态 。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 。
4.大惊小怪:指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表现得过分慌张或过分惊诧 。
5.不共戴天:不跟仇敌在同一个天底下生活 。形容仇恨很深 , 誓不两立 。
6.不慌不忙:不慌张不忙乱 。形容说话或行动从容不迫 。
7.做张做致:装模作样,装腔作势 。
8.一毛不拔:比喻非常吝啬 。
二、好句摘抄及赏析 。
1.到天色晚了,每船两盏明角灯,一来一往,映著河里,上下明亮 。自文德桥至利涉桥、东水关,夜夜笙歌不绝 。又有那些游人买了水老鼠花在河内放 。那水花直站在河里,放出来就和一树梨花一般,每夜直到四更时才歇 。(P248页)
【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摘抄 《儒林外史》第四十一回词句摘抄及赏析】 赏析:环境描写 , 写出了秦淮的夜晚非常热闹和漂亮 。
2.从大中桥到清凉山,一条街有七八里路,点得像一条银龙 。(P250页)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街道比作一条银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街上的香花灯烛非常多,非常热闹和壮观 。
3.这一日烧香回来,人见他是下路打扮,跟了他后面走的就有百十人 。(P250页)
赏析:“百十人”写出了跟着沈琼枝的人非常多 , 从侧面写出了她的美丽动人 。
4.武书道:“这个却奇 。一个少年妇女 , 独自在外,又无同伴,靠卖诗文过日子,恐怕世上断无此理 。只恐其中有甚么情由 。他既然会做诗,我们便邀了他来做做看 。”(P250页)
赏析:语言描写 , 写出了武书非常善良和热心 。
5.杜少卿道:“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你一个弱女子 , 视如土芥 , 这就可敬的极了!但他必要追踪,你这祸事不远 。却也无甚大害 。”(P253页)
赏析:语言描写,写出了杜少卿对沈琼枝不贪图富贵、自尊自爱的敬佩和赞扬 。
6.当下叫娘子和姚奶奶陪着吃了饭,自己走到河房里检了自己刻的一本诗集,等着武正字写完了诗,又称了四两银子 , 封做程仪,叫小厮交与娘子,送与沈琼枝收了 。(P253页)
赏析:动作描写,写出了杜少卿的善良、热心、用心和仗义 。
7.沈琼枝道:“你们是都堂衙门的?是巡按衙门的?我又不犯法,又不打钦案的官司,那里有个拦门不许进去的理!你们这般大惊小怪,只好吓那乡里人!”说着,下了轿,慢慢地走了进去 。(P253页)
赏析:语言、动作描写,写出了沈琼枝不卑不亢、勇敢、镇定的特点 。
8.沈琼枝不慌不忙,吟出一首七言八句来 , 又快又好 。(P254页)
赏析:神态描写 , 写出了沈琼枝镇定自若,非常有才情的特点 。
9.那知县与江都县同年相好,就密密的写了一封书子,装入关文内,托他开释此女,断还伊父,另行择婿 。(P254页)
赏析:写出了知县正直、公正,爱才、敬才的特点 。
10.两个差人啐了一口 , 拿出批来道:“你看!这是甚么东西?我们办公事的人 , 不问你要贴钱就够了,还来问我们要钱!”(P254页)
赏析:动作、语言描写,写出了两个差人仗势欺人、鱼肉百姓、野蛮无礼的特点 。
11.沈琼枝听了说道:“我便不给你钱,你敢怎么样!”走出船舱,跳上岸去,两只小脚就是飞的一般,竟要自己走了去 。(P254页)
赏析:语言、动作描写,写出了沈琼枝的不卑不亢、敢于反抗和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