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写的王昌龄的诗 李白写给王昌龄的送别诗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
静下来,读读诗吧 。
【缘起】
王昌龄,盛唐诗坛上的一朵“交际花” 。
他的人生在整个盛唐里并不亮眼 。30岁不到进士及第,后来就历任各种地方官 , 做的最久的官儿是江宁丞,因此得了个“外号”叫做王江宁 。
50岁左右 , 从江宁丞被贬为龙标县尉 。安史之乱爆发,王昌龄在路途中为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七绝圣手王江宁,就这样死得不明不白 。
说他是交际花,因为盛唐那几个著名诗人他全都认识 。
在长安做过官,认识了王维等一群人;
被贬去南方 , 认识了李白、孟浩然这一群人;
去边塞出差写诗,认识了高适、岑参、王之涣这一群人 。

李白写的王昌龄的诗 李白写给王昌龄的送别诗
文章插图

王昌龄诗歌作品流传下来并不多 , 只有181首 , 题材也以离别和边塞诗为主 。从题材丰富度和创作数量来看,王昌龄与各位“盛唐顶流”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
但王昌龄有两个优势 。
一个是七绝写得好、边塞写得好 。诗虽然不多,但首首都是流传千古的精品 。人称“诗家夫子”“七绝圣手” , 乃实至名归,并非恭维之语 。
第二就是他的人缘好,与许多诗人都有唱和 , 也常常能收到其他人写给自己的诗 。
就说他50岁那一次被贬龙标,李白和孟浩然都为他写了送别诗 。
这篇文章,先带大家欣赏李白这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李白写的王昌龄的诗 李白写给王昌龄的送别诗
文章插图

【诗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李白写的王昌龄的诗 李白写给王昌龄的送别诗
文章插图

【诵析】
先明确诗中的几个背景知识 。
王昌龄左迁龙标 , 史书上记载并不是因为什么大的过错,而是“不护细行”,也就是生活上不检点 , 有风言风语并且被举报了 。王昌龄后来在《芙蓉楼送辛渐》中写下“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也算是对自己行为的辩白 。
李白那会儿在扬州 , 已经是“赐金放还”好久了,听闻王昌龄有此遭遇,要贬去那么远的夜郎县,故此写诗安慰 。

李白写的王昌龄的诗 李白写给王昌龄的送别诗
文章插图

龙标,即今天的湖南省怀化;
五溪目前尚有争议,主流说法认为是湖南省西部,武溪、巫溪、酉溪、沅溪、辰溪的总称 。
夜郎:汉朝时候西南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 有“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唐朝时候在湖南沅陵设夜郎县,这里即指湖南的夜郎县 。
明白诗中这些地理位置,再读这首诗就会明白许多了 。

李白写的王昌龄的诗 李白写给王昌龄的送别诗
文章插图

我这里杨花落尽,子规开始啼叫着“不如归去”;这时却听说了你要远贬龙标的事情 。
龙标可远?。菟祷挂豆俏逄跸?。
此时此刻 , 我虽然身不在江宁 , 无法给你置酒送别 。但我们的心始终在一起,就让这一轮明月,将我们联结起来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
我把我的愁心寄给明月,让明月随风 , 一路带到夜郎之西 , 带去你的贬所 。
地处偏僻 , 也不要觉得孤单 , 还有我陪着你呢 。

李白写的王昌龄的诗 李白写给王昌龄的送别诗
文章插图

李白特别喜欢月亮,大概这也算一个原因 。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月亮是能够将两个人、两颗心连接在一起的 。
后人常喜欢将这首诗的后两句与其他送别诗相比:
沈德潜《唐诗别裁》:即“将心寄明月,流影入君怀”意,出以摇曳之笔,语意一新 。
黄叔灿《唐诗笺注》:“愁心”二句,何等缠绵悱恻!而“我寄愁心”,犹觉比“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更深挚 。
由此看李白之诗,情真意切的同时又有新意诗情,不愧为诗仙之笔 。

李白写的王昌龄的诗 李白写给王昌龄的送别诗
文章插图

这是王昌龄被贬往岭南时,孟浩然送别王昌龄的一首诗 。这首诗与李白之诗主题相似,但风格却大相径庭,可以互相参阅 。
【李白写的王昌龄的诗 李白写给王昌龄的送别诗】 《送王昌龄之岭南》唐.孟浩然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 。意气今何在 , 相思望斗牛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