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木兰诗
【目标导航】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和常用的修辞手法 。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 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 ,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
【自主预习】
1.作品简介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
2.文体知识
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辞,其性质与《诗经》中“颂”相同;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 。
3.检查字词
(1)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
唧唧(jī) 机杼(zhù) 军帖(tiě) 可汗(kè hán) 辔头(pèi)
鞍鞯(jiān) 溅溅(jiān) 胡骑(jì) 啾啾(jiū) 朔气(shuò)
金柝(tuò) 十二转(zhuǎn) 强(qiáng) 阿姊(zǐ) 霍霍(huò)
著(zhuó) 云鬓(bìn) 傍地(bàng)
(2)重点词语
唧唧复唧唧(再 , 又) 万里赴戎机(战事)
策勋十二转(记功) 赏赐百千强(有余)
出郭相扶将(外城) 当户理红妆(整理)
出门看火伴(同伍的士兵 。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 “火伴”)
雄兔脚扑朔(动弹) 雌兔眼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靠近、临近) 安能辨我是雄雌(哪里,怎么)
(3)通假字
对镜帖(tiē)花黄( “帖”通“贴” , 粘贴 。)
(4)古今异义
卷卷有爷名(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古义:只;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军书十二卷(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指确数)
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
(5)一词多义
① 东市买骏马(集市)
市
②愿为市鞍马(买)
①昨夜见军帖(文告)
帖
②对镜帖花黄(通“贴” 。)
①愿为市鞍马(愿意)
愿
②愿驰千里足(希望)
(6)成语
扑朔迷离: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 。现用于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
(7)译文
唧唧唧唧 , 木兰对着门在织布 。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见姑娘的叹息声 。
问木兰在思念什么,在回想什么呢?(木兰回答道)木兰没有思念什么,也没有回想什么 。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 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应征 。
在市集里四处去购买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 。早上辞别父母上路 , 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的流水声 。早上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 , 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
不怕万里征程的遥远,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 , 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 。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 。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 。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官 , 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返回故乡 。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 。(木兰回到家里)打开东边的阁楼门,坐在西边内房的床榻,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 , 穿上我以前女孩子的衣裳,对着窗子整理像云一样柔美的鬓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头上的金片 。出门去见同去出征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地说:我们同行多年 , 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姑娘 。
把兔子耳朵拎起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只眼睛时常眯着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整体感知】
1.内容理解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 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 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战斗的精神 。
开头两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 , 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 。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 , 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 。木兰之所以“叹息”,是因为天子征兵 , 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 , 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
第三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 。“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旦辞爷娘去……”八句以重复的句式,写木兰踏上征途,马不停蹄 , 日行夜宿,离家越远思亲越切 。这里写木兰从家中出发经黄河到达战地,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 , 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
第四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 , 奔往战场 , 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战斗生活的一个画面:在夜晚,凛冽的朔风传送着刁斗的打更声 , 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 , 战斗激烈悲壮 。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 , 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
第五段,写木兰还朝辞官 。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 。“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 , 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 。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
第六段 , 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 。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 , 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
第七段,用比喻作结 。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十二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 , 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
2.人物形象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 , 而又真切动人 。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一千多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 , 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
【写法探究】
1.叙事详略得当 。繁笔的运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木兰采买鞍马一事,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渲染了战前准备的紧张和忙碌,既写木兰的繁忙,也呈现了一个英姿飒爽的木兰;②写木兰奔赴战场时反复提及“不闻爷娘唤女声”,其实正是木兰此时心态的真实写照,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一幅“少女思亲图”呼之欲出;③末段写木兰将回家乡时爷娘姐弟等人的不同行动,通过同样的句调作三次反复叠唱,生动表现了亲人们十年离别一朝团圆的喜悦心情和欢乐气氛 。写木兰重入闺房,再着“女儿妆”一段,淋漓尽致地渲染了木兰热爱生活、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 。至于简笔,主要是对战斗过程的描写,十年征战 , 只用六句话就交代完了 。
2.语言生动凝练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 。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 。复沓、问答、排比、重叠、对偶、顶真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 。而且语言丰富多彩,有朴素自然的口语,有新奇幽默的比喻,有气势酣畅的排比等等 。
【同步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机杼(zhù) 朔气(shuò) 复唧唧(jī)
B.可汗(hán) 鞍鞯(jiān) 鸣溅溅(jiàn)
C.燕山(yàn) 金柝(tuò) 理云鬓(bìn)
D.胡骑(qí) 戎机(rónɡ) 傍地走(bànɡ)
【答案】A
【解析】B项,“溅”应读“jiān”;C项,“燕”应读“yān”;D项,“骑”应读“jì” 。
2.对诗句品味有误的一项是( ) 。
A.“万里赴戎机”:“万里”极言征程之远 , “赴”表现动作之迅速、果敢 。
【复习要点精讲《木兰诗》 木兰诗原文翻译】 B.“关山度若飞”:跨越关和山,像飞一样 , 展现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
C.“朔气传金柝”:朔,指北方 。用打更的声音在寒气中传送,表现军旅生活的单调、无聊 。
D.“寒光照铁衣”:用寒光和铁衣,展示边关将士的英武风采 。
【答案】C
【解析】C项“朔气传金柝”表现木兰在边塞军营战斗生活的艰苦,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
3.下列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
A.全诗明朗刚?。?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 。
B.全诗详略得当 , 详写代父从军的缘由,更能突出木兰敢于挑重担、富有责任感的性格,使人物形象
更丰满 。
C.征战生活写得极概括,从南征北战一直到立功归来,仅用了寥寥数语 , 可谓简而又简 。
D.征途思亲几句话描写细腻,但不符合木兰巾帼英雄的形象特点,所以应该略写 。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木兰本是个女孩,是替父从军,思亲是人之常情,而且这部分描写一方面衬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与文后写木兰回家突出木兰女儿形象是一致的 。所以D项错误 。
4.课内精读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③爷娘闻女来 , 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 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 , 不知木兰是女郎 。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
①策勋十二转( )
②当户理红妆( )
③对镜帖花黄( )
④出门看火伴( )
⑤万里赴戎机( )
⑥寒光照铁衣( )
(2)选文第②段突出了木兰什么品格?
(3)请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的表达作用 。
(4)从遣词造句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的画线句 。
(5)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
【答案】
(1)①记功;②指女子的艳丽装束;③古代妇女的一种装饰物;④同伍的士兵;⑤战事;⑥铠甲 。
(2)突出了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 。
(3)这两句不仅写出了“火伴”惊讶的情态还从侧面烘托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
(4)“霍霍”是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小弟磨刀时内心急切的情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小弟抑制不住的欣喜之情 。
(5)C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 。答题时要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 , 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疏通文意,根据人物的言行具体分析人物形象 。第②段中,在“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情况下,荣誉加身,赏赐无数,木兰却无动于衷,只提出“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由此可见其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格 。
(3)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 。这两句主要表达了“火伴”惊讶的神态 。同时 , 也对木兰的英雄形象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 。
(4)此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霍霍”是一个拟声词 , 可从拟声词的表达效果和句中所蕴含的情感两方面进行赏析 。
(5)C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用互文手法叙述战争旷日持久 , 战斗激烈悲壮,非实写 。
5.理解型默写 。
(1)《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快速奔赴战?。ɑ蛎栊茨纠急几罢匠∈苯媒∮⒆耍┑氖涫牵?,。
(2)《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 ,。
(3)《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木兰经历了漫长的战斗岁月而最终英雄般凯旋的诗句是:,。
(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 ,。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后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 , 。
(6)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 ,。”
【答案】
(1)《木兰诗》中反映军情紧急、快速奔赴战?。ɑ蛎栊茨纠急几罢匠∈苯媒∮⒆耍┑氖涫牵和蚶锔叭只? ,关山度若飞 。
(2)《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 , 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3)《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 , 木兰经历了漫长的战斗岁月而最终英雄般凯旋的诗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4)《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诗句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5)《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后的强烈愿望的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6)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 , 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