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唐临是京兆长安人 , 周内史唐谨的孙子 。他的先人从北海迁徙到关中 。他的伯父唐令则 , 在开皇末年担任左庶子 , 因谄媚,曲意迎合太子李勇获罪而被杀 。唐临年青时与兄唐皎都有很好的名声,出任万泉县丞 。万泉县有轻罪囚犯十几人,恰逢春末下了及时雨,唐临禀告县令请求放出他们 , 县令不允许 。唐临说:“您如果有所疑虑,我自己承受这个罪责 。”县令因而请求他暂代县令,唐临主持政事,召集囚犯全让他们回家耕种,和他们约定,让他们按时回到关押的地方 。囚犯们都感激宽恕恩惠,到约定时间全都聚集到监狱,唐监因此知名 。【唐临京兆长安人文言文翻译 唐临京兆长安人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2、两次提升侍御史 , 奉使命到岭外 。追究交州刺史李道彦等处置的申诉冤案关押的三千多人 。多次调任黄门郎 。再封给他银青光禄大夫 。他生活节俭少私欲,不建第宅,衣服用品很简朴,在待人上很宽容 。一次,他曾想要哀悼丧事 , 让家仆自己回家取白衫,家仆误拿了别的衣服,害怕不敢拿出来,唐临观察了解了此事,让人叫来他说道:“今日感觉呼吸不顺,不适合哀悼哭泣,先前让你取白衫,暂且不取了 。”又一次,他曾让人煮药加工上出了错 , 他暗中了解了那个原故,对那人说:“天气阴不晴,我不适合吃药,那就扔了它吧 。”终究没有宣扬那个人的过失 , 他能如此宽恕 。
3、唐高宗即位,唐临任检校吏部侍郎 。那年 , 升为大理卿 。高宗曾向唐临询问在监狱关押的犯人数,唐临回答皇帝问话符合皇帝意思 。皇帝高兴地说:“我曾经做太子时 , 你就侍奉我,我现在做皇帝 , 你又担任侍奉的职位,凭昔日的忠诚 , 所以我又授予你如此重任 。治国重要的事在于刑法,执法很紧过严就伤害人 , 执法过宽就使惩罚犯罪失误,务必让执法公正不偏 , 符合我的心意啊 。”高宗又曾亲自审查死刑囚犯罪状,以前大理卿所判处的犯人叫冤说屈,唐临判处的犯人唯独不说话 。皇帝奇怪问这个情况,囚犯说:“罪行确实是自己犯的,唐大理卿判处的刑罚 , 已经不感冤屈,不是滥用刑罚,这是我没有想法的原因 。”皇帝感叹很久说:“审理案件的官员不应当如此吗?”
4、永徽元年,唐临任御史大夫 。第二年,不久升任刑部尚书,再封给他金紫光禄大夫,又担任过兵部、度支、吏部尚书 。显宗四年,因犯罪贬为潮州刺史,死在他的任职上,终年六十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