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糕传说明朝的状元康海是陕西武功人 。他参加八月中的乡试后,卧病长安,八月下旨放榜后,报喜的报子兼程将此喜讯送到武功 , 但此时康海尚未抵家 。家里没人打发赏钱 , 报子就不肯走,一定要等到康海回来 。等康海病好回家时,已经是重阳节了 。这时他才打发报子,给了他赏钱,并蒸了一锅糕给他回程作干粮 。又多蒸了一些糕分给左邻右舍 。因为这糕是用来庆祝康海中状元,所以后来有子弟上学的人家,也在重阳节蒸糕分发,讨一个好兆头 。重阳节吃糕的习俗就这样传开来了 。
重阳节吃重阳糕有什么寓意后人在重阳节这一天吃“重阳糕”,是由于没有山的地方无高可登,有人就由登高想到了吃糕 。以吃糕代替登高 , 表示步步升高 。因为专在重阳吃,就被命名为“重阳糕” 。
实际上,关于它的源起和民俗文化的寓意,有多种说法:
一般认为重阳糕源起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称 , 汉代时,汝南人桓景师从费长房学仙 。某日,费长房告诉学生:九月九日有大灾降临你家 , 可教家人缝制布囊,内盛茱萸,系之臂上 , 届时登山饮菊花酒,灾祸可消 。桓景依言行事,果然无恙 。后人仿效 , 遂形成九月初九登高山、饮菊酒、插茱萸等一整套重阳节俗 。约自宋代起,重阳节食“重阳糕”的习俗正式见于载籍,如吴自牧《梦粱录》卷五记临安(杭州)重九之俗:“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插小彩旗,名 重阳糕。”其后如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亦载北京重九之俗:“糕肆标纸彩旗,曰 花糕旗。”这种插小旗于花糕上的传统,迄今不改 。度其原意,是一般市民因受都市地貌和物产资源的限制,欲登高避祸或采集茱萸多有不便,故以食糕代替登高(糕)、以插纸旗代替插茱萸,藉谐音虚应故事耳 , 用意则仍在避祸 。
一说重阳糕之文化意义着重在"糕"字上,即借此谐音以及制糕之各种佐料的谐音,表现呈祥纳福的祝吉 。如明谢肇淛《五杂俎》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称,民间习俗,于九月初九“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 , 更祝曰: 愿儿百事俱高 。此古人九日作糕之意” 。又宋佚名《岁时记》称"九月九日以粉面蒸糕,上置小鹿数枚,号 食禄糕 " , 已见对糕之佐料饰物的谐音表达 。
《帝京景物略》等风俗史料皆有重阳日"父母家必迎女来食花糕"的记载,民间迄今流行"九月九,搬回闺女歇歇手"的谚语,所食花糕中的枣、栗、瓜子(仁)等佐料或糕面上"蛮王狮子"(宋周密《乾淳岁时记·重九》)等图案,隐含着少妇向娘家乞求早生儿子之祝吉的动机 。所有这些 , 均是"古人九日作糕之意" 。
一说九月初九食糕的习俗在唐代已经流行,《刘宾客嘉话录》里载有袁德师因父讳高而不敢随"九日出糕"之俗的笑话;《唐六典·膳部》中,亦有"九月九日麻葛糕"的记载,惟无重阳节物之名 。其道理固如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所云:“其时黍秫并收 , 以因黏米嘉味,触类尝新 , 遂成积习 。”就是说,古人以九月黍谷成熟,因而用之蒸作糕点一类的食品祭祀先人并荐神尝新,吕原明《岁时杂记》称"二社(即春社、秋社)、重阳尚糕食,而重阳为盛",恰能勾画出重阳糕的原型就是前人在春秋两次社祀中用以奉享祖神的祭物 。又据《隋书·五行志》载,在南北朝时,民间有"七月刈禾伤早,九月吃糕正好"的童谣,益知此俗由来已久,只是到了唐宋时代,随着重阳节习俗的流行,才演变成为该节日的专有食品 。惟其喜贺秋成的民俗涵义仍留存许久 , 观陆游"旋压麦糕邀父老“之诗及吕氏”二社……尚糕食"的记载等可证 。【重阳节为什么要吃重阳糕】
又有一说,谓重阳糕的源头是先秦的食品“蓬饵” 。“蓬”即蓬子,蒿类植物;"饵"即富于黏性的食品,现代汉语辞书多释为“糕饼”,因知蓬饵就是用蓬子掺和米粉做成的糕饼状的食品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记汉高祖刘邦的侍女回忆宫中旧事,有“九月九日……食蓬饵”之语,推想此俗不会始于汉初 , 当为先秦的传统 。《礼记·内则》:"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孔颖达疏曰:"蓬是御乱之草 。"这一认识,正与《西京杂记》卷三谓"食蓬饵以祓妖邪"的解释相扣合 。故知九月初九食蓬饵的本意是驱邪祓妖,而此俗演变为宋代的重阳食糕后,它的原初涵义却被湮没了 。
还有一说,见于敦煌发现的唐代卷子《杂抄》(斯五七五五),是说古时帝喾有子名尧,八岁封为唐侯,十二月八日升位 。某年九月初九,唐尧召集天下诸侯开会,用面米和酒招待 。面米尚未送到,帝喾去世了 。于是百官推戴唐尧继位,因要为帝喾服丧,不能饮酒,就改用白米和胡麻做成白米面团、糕饼等食品,在诸侯拜会新主时食用 。
从那以后,白米面团和糕饼便成九月九日的专有食品,"不令断绝" 。有人认为《唐六典·膳部》所谓九月九日的"麻葛糕",就是从这种白米面团和糕饼演变而来;又《食谱》谓"张手美家重九(制)米锦糕"者,所取原料为米面、胡麻等,只是制法不同耳 。准此,九月九日食糕的原始涵义似乎又是对唐尧登位的纪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