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口吃怎么矫正 七岁孩子口吃怎么矫正

孩子口吃怎么矫正 七岁孩子口吃怎么矫正

咦?怎么孩子最近说话经常卡卡的不流畅?有时提醒他先想好再慢慢讲,反而造成他紧张,容易支支吾吾……其实父母要以耐心和正向的态度引导孩子表达,便能有效改善口吃症状,培养出说话流利的孩子 。孩子口吃常发生在什么时候任何年纪都可能出现口吃,但幼儿发生年纪主要在早期约30~36个月和6岁之前,发生率为1~7% 。之所以好发于2岁6个月,乃在于此阶段儿童急速发展辞汇,开始学习叙述完整的句子,若加上家长特别注意孩子的语言发展 , 即会觉得他表达时容易结巴 。其实 , 成人说话有时也会出现口吃现象,但成人有自我监测的功能 , 反复出现结巴时会进行修正,因而让听话者没有发现,自己就不会感到紧张 。
从性别来看,男性发生口吃比率较女性高,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4:1,随着年纪的增加,比例会越来越悬殊 。至于男生比例高于女生的原因,不外乎三个,包括女生自发性恢复较高、男生生活压力比女生大,以及在生物的设计上,男生比女生容易出现语言问题,可能受到性别相关的遗传因素影响 , 不过,目前尚未被证实 。
孩子说话结巴的原因造成口吃的原因多重而复杂,列出以下常见因素 。
大脑运作与口语表达不同步 孩子说话结巴 , 有专家认为大脑运作与口语表达未同步,即语言能力与思考能力还无法一致 。
遗传 若双亲有口吃,子女口吃的机率约60%;双亲只有1人为口吃者,子女口吃的机率则约40% 。若父母的口吃情况持续到成人时期 , 易造成孩子模仿、养成习惯,在临床上发现患儿因为父亲有口吃情况,影响他的表达不流畅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观察,口吃的患儿也许就是家里较多亲人有口吃现象 。
另外,医学研究指出,同卵双胞胎与异卵双胞胎同时罹患口吃的机率较高 。也有研究表示,一等亲之内,例如:爸爸是口吃者 , 会增加孩子口吃的可能性 。若为旁系血亲,则影响不大 。

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高 父母对孩子的期待较高、对孩子采取严厉的教养方式,易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增加口吃的机率 。
内在情绪受挫 口吃可能是孩子内在情绪受挫的外在表达方式 , 演变成「心因性」的口吃 。尤其是家长特别在意孩子的表达,时常严格矫正语言,恐造成自信不足 , 还没开始说话就觉得恐惧,因为紧张而造成口吃 。
学说话,未受到正向鼓励 孩子在表达时 , 未得到正向鼓励,例如:家长常质询孩子「一句话怎么想那么久?」或不耐烦打断孩子的谈话,要求他「先想好再讲」等 , 让孩子产生畏惧,讲话更容易结巴 。
社经文化影响 除了受到遗传、教养等因素,父母的社经地位和文化背景也会影响孩子的语言流畅度 。根据国外研究指出 , 社经地位中上程度的家庭,口吃发生率较高,可能是父母对孩子表达的要求较高或期待孩子有成就 , 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 。
另外,还有文化因素,像是高竞争的国家或强调语言正确率的社会,口吃的发生率会较高,因孩子边说话必须边思考正确的说法,提升口吃发生率 。
孩子口吃常见的特征 孩子在叙述表达时,经常一句话要重覆好几次或中断不流畅 , 即是口吃 。多数的口吃现象会交替出现两种以上的特征,以重覆、停顿、拉长最为常见;至于幼儿阶段的言语不流畅,则以重复字为多 。除此,还有哪些是常见的明显特征?
重复音节或单字讲话时经常重复部分的音节 , 例如:「ㄨ…ㄨ…ㄨ…我想吃点心」,或者重复单字,像是「我…我…我想吃点心 。」
重复片语 孩子在叙述时,经常重复某个词汇,例如:我要…我要…吃饼干,甚至有孩子会修正不完整的句子或片语,例如:我昨天上…上山,当孩子发现自己将「上学」说成「上山」,就会自动修正,因而出现重复片语的情况「我昨天上…上学…上学 。」

延长音 说话时延长语音或单字,虽然不重复字音,但句子拖很长 , 才带出下一个字,举例:我今天早上(「上」的音拉长)…吃了1片吐司 。
停顿 孩子说话时,突然中断、停顿,仿佛哽?。?并明显发现在用力呼吸、试图表达,例如:「我不喜欢妹妹,她…都…抢我的…玩具 。」这可能在寻找适当的辞汇和句子 。
插入语词 表达时会在句中插入不相关的声音、音节或单字,例如:「?。∥衣柽渌怠埂ⅰ肝蚁搿亨拧弧缘阈摹梗?甚至在每个句子的句尾加个「之类」的词汇也属于插入 。
孩子口吃怎么矫正正常来说 , 口吃的自我恢复率满高 , 但如果持续6个月以上、6岁以上仍未改善,或者孩子意识到自己有口吃问题,建议带孩子至医院评价、治疗,尤其是孩子从小明显口吃,应该尽早评价,家长较能懂得如何教养、引导孩子 。再者,由专业语言治疗师指导家长与孩子的正确应对方式,可减轻孩子紧张、焦虑 , 家长也无须担心 。若孩子在6岁后才出现口吃,可能是压力或其他因素造成,不全然是语言发展过程的正常现象,毕竟孩子6岁之后,语言发展应已非常完整,最好尽早进行完整的评价,甚至治疗 。
当明显察觉孩子的言语表达不流畅、容易结巴,可从心理及语言训练进行双重辅导,助于自发性的恢复,提出美国听语学会(ASHA)建议的具体方法供父母参考 。
孩子意识到口吃,带他就医评价 一般而言 , 孩子对于自己讲话不清楚或出现口吃多半没有自知、不具概念,也不懂得判断,通常是家长告诉孩子「讲话讲清楚」、「先想过再讲」,孩子才会逐渐意识到 , 因此,当孩子开始察觉自己讲话会结巴 , 甚至开口前就会感到紧张或挫折,建议家长带孩子就医评价,帮他找寻适当的矫正方法 。

聆听表达内容,而非着重表达方式 孩子在阐述事情时 , 家长应聆听他所想表达的内容,而非着重表达的方式 。至于他的词汇是否运用得当、发音是否清楚,并不是很重要 。
与孩子说话时放慢速度 幼儿会以大人的说话为标准 , 当父母的讲话速度快,孩子与父母的谈话速度自然会变快 。反之,父母讲话速度慢,孩子也会跟着将速度放慢,如此才能让小孩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了解、整理大人想传达的信息 。
提供没有竞争、干扰的情境 提供幼儿没有竞争、干扰的情境进行沟通 , 别轻易让小孩进入群体生活,一下他要听这个孩子讲话 , 一下又他要与另一个孩子对话,当孩子的表达能力还不流畅时 , 易造成他紧张,让他感觉环境具有竞争性 。
沟通时,降低孩子的压力 与孩子沟通时,尽可能降低他的压力,例如:家长不要一直问孩子问题,或者问了之后要求孩子马上给答案 。父母应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让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回答第一个问题,再接着询问第二个问题 。
记录孩子讲话的顺畅性 即使孩子表达状况时好时坏 , 建议家长观察、记录孩子在语畅(讲话顺畅度)的循环性 , 制造并增加语言流畅的时机 。
观察影响语言的因素 仔细观察、了解影响孩子语言的因素 。例如:孩子平常对话都很顺畅,但也许遇到陌生人讲话时会结巴;他没有看某部卡通,当同侪在讨论内容时,由于话题对他而言是陌生的,因而不知该做何响应;当大人在谈所得税等复杂名词时 , 孩子在表达可能会出现结巴现象 。
了解环境、文化产生的影响 了解环境与文化,以及随之产生的竞争力、时间压力、兴奋度,甚至孩子进入新环境面对不熟悉的人,都会影响他的语言表达 。
重覆孩子的话 等孩子讲完后,父母可重述他的话 , 确定了解他的意思 。如果孩子表达不清楚,例如:看到一台红色汽车,孩子结结巴巴说着:「那是一…一台…台红色的汽车」,这时家长不妨轻描淡写的复述他的话:「你说那是一台红色的汽车哟?对耶,那是一台红色的汽车 。」代表已经了解孩子的意思,家长亦可用较为缓慢的讲话速度响应,让孩子学习、模仿,如此孩子的心情也会较放松 。
不要刻意关注 每当孩子开口讲话,家长便紧迫盯人的注意,容易在无形中增加他的压力 。若刚好孩子出现讲话不流畅的情形 , 父母也别不断提醒:「放轻松」、「慢慢讲不要急」、「想好再说」……虽然父母觉得自己是好意,但容易造成反效果 。
不要批评或纠正 别在别人面前谈论或批评孩子:「你看 , 他讲话结结巴巴」,或者拿孩子与其他孩子做比较:「妹妹的年纪比你小 , 却比你会讲话」…这会让孩子成为被注意的焦点,而且是负面聚焦,易让孩子产生沮丧和挫折的情绪 。
别帮孩子粘贴「口吃」标签 父母别对孩子说:「你看,你讲话支支吾吾就是口吃」,随意帮他粘贴标签,恐让孩子心生自卑,消极的认为自己的表达能力很差劲 。
不要打断孩子说话 当孩子讲话不断重复音节或单字时,别打断他,尽量让他完成句子 。另外,当孩子的句子处在停顿或拉长的状态时 , 也别直接帮他接话:「是不是这个?」、「是不是那个?」也许他已经想好要怎么说明,可是家长的做法却打断他的思考与表达能力 。
不要模仿或取笑 别模仿或取笑孩子说话的毛病 , 有些孩子在表达时,由于结结巴巴 , 感到不耐烦的家长会模仿他的说话行为,甚至取笑孩子:「等你讲完一句话天都黑了 。」也许家长认为这样会刺激孩子努力学习,但其实是为极不恰当的做法 。
【孩子口吃怎么矫正 七岁孩子口吃怎么矫正】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