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生都能成为牛顿观察认知

孩子天生都能成为牛顿观察认知

当一个人坐在苹果树下乘凉 。一个苹果“啪”的砸在牛顿的头顶,他伸手捡起那个苹果 , 产生了疑惑:“他为什么落到地上、砸在我的头上而不飞向天空、落到月亮上呢?”这时,这个苹果让他感到不可思议,他便开始认真研究,也就有了牛顿定律 , 有了近代物理学 。
认知心理学鼻祖皮亚杰把孩子形容成“天生的小科学家” 。科学家会向自己发问、向别人发问、思考、提出假设,通过探索得出答案 。孩子常常在日常生活看似很小的活动中 , 表现出小科学家 …
孩子天生对世界好奇 , 而好奇心是孩子成长的极大动力 。
当一个人坐在苹果树下乘凉 。一个苹果“啪”的砸在牛顿的头顶 , 他伸手捡起那个苹果,产生了疑惑:“他为什么落到地上、砸在我的头上而不飞向天空、落到月亮上呢?”这时,这个苹果让他感到不可思议,他便开始认真研究,也就有了牛顿定律,有了近代物理学 。认知心理学鼻祖皮亚杰把孩子形容成“天生的小科学家” 。科学家会向自己发问、向别人发问、思考、提出假设,通过探索得出答案 。孩子常常在日常生活看似很小的活动中 , 表现出小科学家的热情、探索的欲望,从而增进了自己对世界的了解 。

孩子天生爱探索
孩子们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那个年龄段生理发展赋予他们的能力去探索 。婴儿肢体能力弱 , 但听觉敏锐,视觉到了半岁也基本完善 。每每听到新的声音,看到新的东西,孩子都会付出全部的注意力,直到听腻了、看腻了为止 。
半岁以后,手的抓握能力增强,孩子就会东抓西抓 。一岁左右的孩子,一下能站起来了,看世界的视野突然开阔了 。能快速爬行,蹒跚走动了,就可以接近更多自己好奇的东西了 。

把一样东西扔出手 , 它竟然往下掉,不会往上飞,还会发出声音 , 还会滚得很远 。同一样东西再扔出去,使的劲儿大些 , 竟然声音更大,滚得更远!不过,要是扔个软软轻轻的东西,竟然声音变成闷闷的,滚得也不远!这是为什么?
一手拿锅 , 一手拿盖,打开关上,关上打开,随着用力不同,听到不同的声音 。不管盖上多少次,里面一直是空的!再拿张纸玩,这张纸的感觉为什么和刚才那锅盖不一样?为什么一撕就破了?再抓起床上这堆衣服玩玩 , 这布的感觉为什么和纸又不一样?为什么撕也撕不破?噢,对了,好像看到妈妈拿着叫剪刀的东西可以把它剪开 , 剪刀在哪呢?
这些行动灵活、爱观察、充满好奇、勇于探索的小人让家长有时觉得目不暇接,激情澎湃,有时又疲于应付 , 心惊胆战 。记得小时候我妹妹趁妈妈坐在那里和别人聊天,拿把剪刀顺着妈妈的衣服后襟不紧不慢地剪出了一个大口子,招致大人的严厉指责 。但是,多年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有两点是确定的 。一是幼儿不会故意搞破坏 。他们没有能力用成人的眼光看世界 。如果不知道我们在乎什么,怎么会专挑我们不喜欢的事去做?二是婴幼儿对世界好奇并因之探索是他们学习成长的最大动力、最有效方式 。

三四岁的孩子去的地方更多,接触的事物更丰富 。他们会一个接一个地问问题 。“为什么我的手不拉住门 , 门就自己关上了?”“为什么螃蟹蒸熟后变成红色了?”“为什么松鼠要把果子埋在地下?”“为什么小丽的妈妈不吃猪肉?”纽约的一个爸爸实在被四岁儿子的问题给问倒了 , 干脆四处给专家打电话咨询,把儿子问题的答案整理出来,在报纸上发表供相同境遇的家长参考!
如果孩子的探索不受限制,问的问题得到关注和解答,到了五六岁,孩子就好奇心旺盛,爱发现问题,会找线索去解决问题,不管是问大人 , 还是自己琢磨 。到了小学,孩子获得的知识量就相当惊人了,并且生活好像处处充满了学习的机会 。
我和大卫在莉莉成长的前六年最大的目标就是小心翼翼地保护她天生就有的好奇心,并且正确引导 。目前她在上小学,一直浓郁的好奇心让她在生活学习各方面得心应手 。
【孩子天生都能成为牛顿观察认知】 比如 , 一次我和莉莉在一家餐馆吃饭,电视在报道美国一官员访问朝鲜和韩国力图化解朝鲜半岛危机的新闻 。莉莉马上问韩国和朝鲜为什么分了家,离美国那么远为什么美国要去管 。我的每一个解释又引发了她更多的问题 。最后只好在餐巾纸上给她画各国地图 , 解释历史文化背景 。12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