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熙熙攘攘 皆为利来利往原文】《史记-货殖列传第六十九》中提到,老子曾说过:“至治之极 , 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 , 民各甘其食,美其服 , 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的这句话非常有道理,意思是说一个国家达到治理的最高境界,邻国之间能够相互看到,能听到鸡狗的声音传来,民众对自己的食物满意,对自己的服饰赞美,对自己的习俗感到安逸,对自己的事业感到乐趣 。他们安享晚年,与他国毫无往来,这样的国家治理才是最好的 。尽管老子的话已经知其然 , 但难知所以然 。太史公说,我以神农时代之前的事情并不了解 。但根据《诗经》和《尚书》记载从虞、夏以来的历史,人们对声色之好追求至极,对食物品尝追求至大,追求舒适和享乐,心中炫耀自己的能力和荣耀 。尽管有人试图以议论的方式来影响和改变人们的风俗习惯,但是这种努力最终不能真正改变 。所以聪明人会利用人们的这种追求,然后利用贸易之道 , 教育之道和组织之道,最低级的人则与人争夺 。山西出产丰富的木材、竹子、玉石,山东出产丰富的鱼、盐、漆、丝绸、声色,江南出产梓木、姜、桂木、黄金、锡、玳瑁、珍珠、象牙、革,龙门、碣石以北出产丰富的马、牛、羊、裘皮、筋骨、兽角;铜、铁则遍布山中 。这些物产都是中国人民所喜爱的,是他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 。于是农民种植粮食,渔民捕捞鱼类,工匠加工制造 , 商人流通贸易,政府不需要费尽心机去调控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努力工作,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所以价格由市场所决定,都争相从事自己的行业,享受自己的事业,就像水自然地流向低处一样,自然地出现和生产所需的物品和商品 , 这不正是道路和自然规律的体现吗?《周书》说:“农民不种植粮食,就会缺乏食物;工匠不工作 , 就会失去工作;商人不贸易,就会商品断绝;政府不开展贸易,就会财政吃紧 。”当财政吃紧时,山泽也不会有足够的资源 。这四个行业是人们衣食之源,源大就会富饶,源小就会匮乏 。上级国家的富裕带动了底层人民的富裕,贫富之道无人可以剥夺,巧者会有余,笨者会不足 。所以太公望被封在营丘,地下涌出盐水,人口稀少,于是太公推广妇女劳动 , 精通技艺,发展盐和渔业,从而吸引了许多人才 。因此齐国成为华夏之首,海岱之间的国家都纷纷来朝见 。随后齐国经历了中兴衰微,管仲进行改革,建立了轻重九府,齐桓公统一了诸侯,统一了天下;而管仲也三次归附于齐国,身份位于陪臣之列,却富于列国之君 。所以齐国之富强一直延续到了齐威王、齐宣王时代 。所以说:“仓廪实而知礼节 , 衣食足而知荣辱 。”礼节的诞生是源于富裕,而在贫穷中则荒废 。因此,君子富有的时候会更加富有,而小人富有的时候只会适应自己力所能及的生活水平 。深渊深处才能产生鱼类,山深处才能有野兽前来,人们富有了才能讲仁义放在心头 。富有的人能够得到更多的权力和荣耀,权力丧失了就没有好去处,因此心中不会感到快乐 。夷狄则更甚 。谚语说:“千金之子 , 不死于市 。”这不是空话 。所以说:“天下繁荣兴旺,都是为了利益;天下混乱纷争,都是为了利益 。”即使是国家君王、诸侯家族、富裕人家,都会担心贫穷 , 更何况是老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