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之铃病害及防治方法


绿之铃病害及防治方法

【绿之铃病害及防治方法】绿之铃常见的一种病害是吹绵蚧 。雌成虫呈桔红色或暗红色,体表面有黑色短毛,背面有白色蜡粉,并向上隆起 。吹绵蚧主要危害叶牙、嫩芽和新梢,严重时会导致叶色发黄 , 枝梢枯萎,甚至整株死亡 。此外,吹绵蚧的排泄物也会引起煤污病,影响观赏价值 。防治吹绵蚧可以采取人工方法,定期检查并捏去雌虫和卵囊 , 剪去虫枝和叶 。也可以使用药物进行防治,例如喷施氧化乐果、杀螟松或洗衣粉,并每隔2周喷1次,连续喷3-4次 。
另一种常见的绿之铃病害是煤烟?。?也称为煤污病 。煤烟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严重时还会危害主干 。发病时,叶片表面出现暗褐色霉斑 , 逐渐扩大,并布满黑色煤烟状物 。被煤烟完全遮盖的叶片会因光合作用受阻而变黄,最终导致整株枯萎死亡 。煤烟病多发生在绿之铃的叶片表层 , 并且多发生在高温湿润的夏季 。防治煤烟病可以采取人工方法,控制水分和通风 , 增加阳光照射,并用淡肥皂水擦拭染病叶片,然后用清水再次擦拭并擦干 。也可以使用药剂进行防治 , 如甲基托布津和百菌清 , 对于煤污较多的叶片,可以将其摘掉后再进行喷药,但需要等待伤口完全愈合 。
还有一种常见的绿之铃病害是茎腐病 。茎腐病主要危害树莓基生枝,发病时在新梢上出现暗灰色的病斑 。茎腐病主要危害茎基部和地下主侧根,病部开始为暗褐色,然后绕茎基部扩展,导致皮层腐烂 , 叶片变黄萎蔫,最终整株死亡 。茎腐病的防治可以采取人工方法,及时剪除和烧毁病枝 , 并检查盆土质量 。也可以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喷施恶霜嘧铜菌酯、甲霜·恶霉灵或福美双药液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