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的第一眼视觉冲击追求的就是图书封面设计对于读者的吸引力,能否在读者短暂的视觉扫描中得到一份肯定是图书封面设计的重点所在 。有了这种注意力才会有者后续的翻阅以及购买过程,而一旦有了翻阅这个过程 , 一本好书的市场知名度将大大提高,从而这本书的销量也将增长 。出版社要想发展,仅仅依靠已有的名家是完全不够的 。
1图书封面设计冲击力的生理基础
?。?)人的视觉思维的客观存在 。眼睛具有知觉,它是人体多种知觉中的一种,并且同其他知觉一样,它具有视觉思维能力 。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刺激时相当多的,但是不是同样清楚地被人所感知到,人们不可能对所有刺激都作出相应的反应 。在同一时刻里 , 只有少数知觉刺激格外清楚,而其余的知觉刺激比较模糊 。书籍在很大程度上给读者的最强烈的感官冲击是视觉而非其他,虽然也有嗅觉、触觉等的互动,但这些远远比不上视觉思维给读者带来的欲望 , 因此读者对于书籍的阅读以及购买欲望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视觉思维 。
?。?)人的视觉引导规律 。人的视线的移动并不是随机的,而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文献的研究发现,一般用户的视觉习惯为:①左上角优先,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阅读习惯(古腾堡法则) 。这是视线最自然的移动轨迹,图书的封面设计也是遵循这一原则,重要的信息或往往放在左、上方的位置,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加容易接收到出版社想要读者知道的信息 。②字体对比:字体越大、越粗 , 表示这部分内容越重要 。但是,并不是越大越好,人的视线有一定范围,过大的物体覆盖整个视线会让人找不到重点,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因此 , 图书封面的书名的字体大小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
?。?)人的视觉心理产生 。人的眼睛会主动在陌生的环境中寻找似曾相识或者有认识的事物,尽管其只是模糊不清的意识 。当我们用眼睛看到某些事物时,多数人都会有自己的独特的视觉选择,这是一种视觉心理倾向 。图书的封面设计所要利用的就是这种视觉心理倾向,虽然追求新颖是图书封面设计所必须逐渐形成的意识,但是太过于难懂或者是太过于小众的联想对于图书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 。
2图书封面设计视觉冲击的一般性原则
就具体艺术来讲 , 形式是内容的存在方式 , 是内容的存在方式,是内容抽象概念的物化表现 。对于图书来说,封面设计就是图书内容的形式 。美是人的视觉之所追求的,而形式美遵循着整体、和谐和秩序的基本美学理论原则 。因此,图书的封面设计也应该遵循这些原则 。
?。?)整体性 。人类习惯于将看到的分散的视觉信息,通过简化剔除不必要的信息,在脑思维中突出重点,以一种认识性的组织这些零散的信息,将散乱的信息整合成一个个有着鲜明特点的整体去感知 。因此,图书封面设计上所有的视觉元素都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图书封面设计的整体感觉会引导我们感知这本图书的细节部分 。
?。?)和谐性 。和谐性,也就是让事物遵循其本来发展,不强加扭曲改变 。扭曲的事物往往会给人以反感,虽然会有那么一瞬间被吸引到的感觉,但随之而来的并不是想要进一步了解,而是弃之远去 。这样的视觉冲击并不能给图书销售带来什么益处,因此这并不是出版社想要的第一眼视觉冲击 。和谐性是要在引起读者的注意的基础上,有所适当的创新,而不是追求另类 。
?。?)秩序性 。秩序感是一种全人类都通用的感觉,它是视觉生理感知下的一种形式美,不受任何国界和人种的限制 。图书是一种有着语言限制和认知的产品,但它的封面设计却是人类之本能趋向美的视觉所能够感知的,不同文字的形式、图案和色彩等在图书封面上形成整体的视觉秩序,让众多视觉元素在节奏韵律的调控下,形成简洁明快的视觉感受,这种画面让人产生一种想要阅读的感觉 。因为,人的大脑会对这种看起来简单易懂的事物产生心情愉悦的感受,以及会对简单的东西产生趋向性的感觉,从而让人产生阅读会很轻松的心理 。
3图书封面设计的创意性
图书封面视觉创意追求的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力,它既不是一味追求传统教育的形式美学,即一切以美为标准,也不是单纯地追求片面的新颖与趣味的空洞形式主义 。它的根本目的是以特殊的有技巧的方式传达有效信息,它需要意境,也就是有具体的意象也有联想的空间,来达到优质的传播 。这种意境会让读者的视觉感受到声音的存在,也就是达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状态 。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创新是图书封面设计达成第一眼冲击的关键所在,是图书封面设计的灵魂,创新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图书封面设计的创新就是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读者的身边,但是进行转化 , 形成设计中的视觉图形 , 并以打破逻辑却又十分让人熟悉的形象表达不一样的审美效果,带给读者视觉和心灵上的冲击 。它要从一种或多种全新的角度和全新的表达方式去诠释图书的主题以及内容,既不能达不到点又不能太过 。达不到新颖的点会缺乏新鲜的刺激感而过于陈旧庸俗失去读者的兴趣;太过则会让读者感到难以理解 , 从而失去兴趣 。
?。?)对比增强视感 。对比是所有设计的最基本的手段,也是必须的手段 。有对比才会有美丑好坏之分,才会有差异,这种创新就是营造这种效果 。一本书要出彩,便要与其他图书有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之处就是要先让读者产生疲倦感,然后在这种疲倦感中滴入新鲜血液 。当然读者不会一本书一本书地进行比较,所以图书在进行封面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遵循一般性原则,然后再推陈出新,形成强烈刺激,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
?。?)忌讳脱离内容 。创新也不能脱离书籍的内容风格,设计的创新首先得让设计不能脱离书的内容风格,不要让读者把图书的封面设计当做一种独立的艺术品 。这样的图书封面设计并不能为图书本身带来利益,因为读者最终决定要不要购买一本书还是在于书的整体效果或者是书的内容 。图书的封面只是起到一个吸引目光的作用,基本上不会有人会因为一本书的封面而去消费这本书 。图书是一个整体,任何元素都不应该脱离内容而独立存在 。
4总结
出版社要想在出版行业成为领军 , 必须培养出自己的作者,而这些非名家的新书销售好坏很大程度上依靠出版社能否将这第一眼视觉冲击做得尽善尽美,能够吸引读者 。【封面设计的视觉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