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产品的包装设计

即时产品的包装设计

本文中运用层次分析法(以下简称AHP),将决策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 。通过这个方法,能定量的从众多因素里提取出最为重要的因素作为设计要素进行下一步的设计 。

设计概念的提出

结构设计“减半”指的是很多一次性产品 , 并不是所有部分都是不可继续使用的,而是将产品变为可分离的两部分,不可再利用的部分使用后就可以丢弃或作其他处理 , 而可以继续使用的部分就留下来 。这样就能让一次性的丢弃物“减半” 。这个概念最早用在设计快餐的一次性筷子当中 。是一种节约成本,又环保可持续的设计理念 。如果说完全回收利用包装无法实现,那么如何让包装的一部分经过设计实现可回收利用便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 。每一个完整的包装盒由底盒和上盖体两部分组成 。查阅资料和文献,天然植物纤维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绿色包装材料,而且其加工方式与现有的“纸浆塑模技术”十分相似 。产品中的底盒就是由天然植物纤维加工而成 。上盖体是设计中能回收消毒后循环使用的,由无毒的PP材料制成 。在尺寸上,上盖体设计成三种不同的尺寸高度,高度设定相差15mm,它们与底盒卡接后成为一个完整的包装盒 。首先,一个底盒尺寸配合三个不同尺寸高度的上盖体组成了三种不同容量的包装盒,以适应不同大小的产品 。由于大多数产品主要接触的是底盒,包括一些液体和残留物 。所以底盒作为一次性的产品很难做到再次利用 。但是上盖体所包含的边缘及上盖部分都是可以再次利用的 。其次,上盖体表面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因为作为包装的展示面,它既不能影响消费者的视线 , 遮挡产品的细节 。同时表面也要保证能和保鲜膜的贴合度以保证食物的安全 。


2外观设计现有超市即时产品的包装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包装颜色各异,大小不一,各类产品之间的包装很容易混淆2.绿色环保材料的包装与不可降解的普通塑料包装在形态和质感上都非常相似 , 不利于相关部门的检查和消费者的辨认 。文献研究表明:家庭食物中毒事件25%是由于交叉污染 。利用PP塑料的易塑形和多色的特点 , 利用上盖体的不同颜色或造型来区分不同类别的超市即时产品,进行系列化的设计 。例如 , 果蔬用鲜艳的绿色,熟食用醒目的黄色等 。在可识性的设计上要关注:

 .商品类别之间的区分 。不同商品类别之间以不同颜色或者文字来区分;


【即时产品的包装设计】 .与普通塑料包装之间的区分 。主要依靠包装外形、颜色和特殊的标识来增加可识度 。图6为产品的包装颜色及标签举例设计,目的是为了增加即时产品包装的可辨识度和规范性 。而且,统一的产品形象也有利于产品的系列化推广 。
总结通过设计调研 , 清晰定位设计要素;再通过要素分析、提出将概念与产品结合的超市即时产品包装再设计 。结合文中展开分析的五个设计要素,得出本文的研究优势 。

1.包装的结构设计利于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通过减半设计的理念运用,将产品包装中能够重复利用的部分与无法回收的部分分开来 。既实现产品的再次利用,也降低了包装的直接成本 。上盖体的设计使包装能减少保鲜膜的使用量 。

2.包装对不同尺寸规格的适应优势:通过设计,同种规格尺寸的底盒只需要与不同高度的三种上盖体结合就可以产生三种不同尺寸规格的产品 。通过改变底盒和上盖体的整体规格,能产生许多不同尺寸规格的包装盒 。

3.设计增加了包装的识别度并完善了标识系统:设计改变了现有包装的材料,使原来无法区别和单调重复的即时包装产品变得生动,变得易于区分 。此外,系统化设计的标识也使得包装产品的特点更趋明显和易于识别 。

3.结语

未来 , 绿色包装肯定会朝功能化,可循环的方向不断改进 。绿色包装的造型会不断更新,甚至将出现富有个性化的定制体系 。随着整个包装系统的推广和发展,相应的绿色包装体系也将越来越完善,例如包装回收系统,收纳包装盒的装置等等 。所以,由包装拓展和衍生带来的产品设计也将越来越完善,新的超市即时产品的绿色包装一定指日可待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