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产品是在何种场景下被使用,你的用户角色是怎样特征的人 。设计的对不对 , 要用用户角色来判断,而不是设计师或产品经理自己 。把场景和角色描述清楚,并且让整个团队理解透彻,这能保证团队少犯错误 。
UI设计的具体流程如下:
一、确认目标用户
在UI设计过程中,需求设计角色会确定软件的目标用户,获取最终用户和直接用户的需求 。用户交互要考虑到目标用户的不同引起的交互设计重点的不同 。例如:对于科学用户和对于电脑入门用户的设计重点就不同 。
二、采集目标用户的习惯交互方式
不同类型的目标用户有不同的交互习惯 。这种习惯的交互方式往往来源于其原有的针对现实的交互流程、已有软件工具的交互流程 。当然还要在此基础上通过调研分析找到用户希望达到的交互效果,并且以流程确认下来 。
三、提示和引导用户
软件是用户的工具 。因此应该由用户来操作和控制软件 。软件响应用户的动作和设定的规则 。对于用户交互的结果和反?。?提示用户结果和反馈信息,引导用户进行用户需要的下一步操作 。
四、一致性原则
设计目标一致
软件中往往存在多个组成部分(组件、元素) 。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交互设计目标需要一致 。例如:如果以电脑操作初级用户作为目标用户 , 以简化界面逻辑为设计目标,那么该目标需要贯彻软件(软件包)整体,而不是局部 。
元素外观一致
交互元素的外观往往影响用户的交互效果 。同一个(类)软件采用一致风格的外观 , 对于保持用户焦点,改进交互效果有很大帮助 。遗憾的是如何确认元素外观一致没有特别统一的衡量方法 。因此需要对目标用户进行调查取得反馈 。
交互行为一致
在交互模型中,不同类型的元素用户触发其对应的行为事件后,其交互行为需要一致 。例如:所有需要用户确认操作的对话框都至少包含确认和放弃两个按钮 。对于交互行为一致性原则比较极端的理念是相同类型的交互元素所引起的行为事件相同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理念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正确,但是的确有相反的例子证明不按照这个理念设计,会更加简化用户操作流程 。
五、可用性原则
可理解
软件要为用户使用,用户必须可以理解软件各元素对应的功能 。如果不能为用户理解,那么需要提供一种非破坏性的途径,使得用户可以通过对该元素的操作,理解其对应的功能 。
比如:删除操作元素 。用户可以点击删除操作按钮,提示用户如何删除操作或者是否确认删除操作 , 用户可以更加详细的理解该元素对应的功能 , 同时可以取消该操作 。
可达到
用户是交互的中心,交互元素对应用户需要的功能 。因此交互元素必须可以被用户控制 。用户可以用诸如键盘、鼠标之类的交互设备通过移动和触发已有的交互元素达到其它在此之前不可见或者不可交互的交互元素 。要注意的是交互的次数会影响可达到的效果 。当一个功能被深深隐藏(一般来说超过4层)那么用户达到该元素的几率就大大降低了 。可达到的效果也同界面设计有关 。过于复杂的界面会影响可达到的效果 。(参考简单导向原则)
可控制
软件的交互流程,用户可以控制 。功能的执行流程,用户可以控制 。如果确实无法提供控制,则用能为目标用户理解的方式提示用户 。
【UI设计的具体流程】